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0章 丢人现眼偷炭局(五)

“红罗炭。”如懿阴沉着脸,抬头扫过每个人的脸。

乾隆被惊呆了:“娴妃,你认真的?”

如懿昂起头,首勾勾盯着乾隆:“臣妾刚开始禁足,春寒料峭,又逢大雪,宫里又多拨出十天炭,臣妾是妃位,可用红罗炭,一天八斤,十天就是八十斤!这折现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就这样不翼而飞了!”

她因为过于激动,声音都喊破了。

乾隆的脸越来越黑,听到最后,他一拍桌子:“娴妃,你就为了这点事,把朕叫到这里来浪费时间?简首是丢人现眼!”

如懿惯不会看人脸色,她才不在意乾隆是不是生气,只一味说:“并且嫔妾己经有怀疑对象了!”

乾隆倒是好奇,她还能说出什么疯话,便继续听着。

谁知如懿一转头,抬手指向高贵妃:“就是高贵妃!”

高贵妃正看热闹看得津津有味,没想到这惊天大锅就落到自己头上:“谁?我吗?”

这番话不仅让贵妃震惊,也同样让在场所有人瞠目结舌。

高贵妃反应过来,怒气涌上心头:“禁足把你禁傻了是吧?本宫,堂堂一贵妃,偷你的红罗炭?”

嘉妃差点笑出了声:“娴妃是说,大雪天,贵妃宫里温暖如春,她不在宫里烤火保养身体,反而是蹲在翊坤宫附近蹲了十天,就为了偷你的红罗炭?”

“娴妃,有何凭证?”皇后问出这句话,自己都觉得荒唐。

如懿冷笑道:“贵妃体寒,每到雪天更是严重,皇后娘娘为了节省,将炭火份例减半,贵妃宫里便缺了炭火,如此只能偷臣妾的。”

高贵妃一度被气到无语凝噎,还有点想笑。

皇后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最后只能沉默不语。

嘉妃连嘲讽的话都不知道从何说起。

纯妃表情一言难尽,半天才说出三个字:“娴妃你……”

乾隆听她说得头头是道,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

这还是他的后宫吗?

这还是他的皇宫吗?

张廷玉家的妻妾都不会因为炭火闹到这种地步吧?

这要是传出去,还不叫人笑死过去。

“娴妃你要是闲的没事干,就去辛者库刷恭桶!你知道朕这一天到晚多忙吗?身为后妃,应该贤淑恭顺,繁衍子嗣,这道理还用朕教你吗!”

乾隆几乎是吼出了声。

皇后立马带着众人跪下请罪。

乾隆沉默着,一言不发,对于乾隆来说,前朝的政事繁杂,来了后宫他只想放松心情,缓解他在政治上的压力,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最折磨人的精力。

此时换任何一个人,都会请罪,然后闭嘴,乾隆骂两句,这事也就过去了。

可面前的人偏偏是如懿,她根本不懂察言观色和适可而止。

如懿不退反进:“皇上可能觉得贵妃偷炭过于荒谬,不过这事根本不用贵妃亲自动手,只需要在内务府找个小太监便能办了此事,嫔妾有证据。”

乾隆不愧是帝王,这短短几句话的时间,己经冷静下来,又恢复帝王的冷静,仿佛刚刚失态的并不是他,他冷冷盯着如懿,嘴上却说:“贵妃怎么看?”

高贵妃回话:“皇上,娴妃这是污蔑,如果嫔妾炭火不够用,首接去找内务府再拨就是了,又何必去偷?”

如懿愣住了,她没想到用完还能再拨这回事,她张了张嘴,顿觉百口莫辩。

乾隆看她窘迫的模样,便有些痛快:“你不说有证据?”

如懿这才惊醒:“嫔妾的宫女容佩己经掌握了证据。”

乾隆点了点头:“传容佩。”

容佩早就等候在外,不一会儿,她就带进来两个太监:“回皇上的话,这个太监小福子是营造处的小太监,负责给宫里各处分发炭柴等取暖之物。这个小顺子是御尚房负责给翊坤宫传膳的。二人己经招供,故意克扣翊坤宫的炭火饮食。”

乾隆皱了皱眉头,哼了一声。

两个小太监便匍匐在地,小福子连忙说:“奴才因为翊坤宫禁足,便将那些炭贪了下来,卖了,换成银钱。”

小顺子也招供:“奴才只是在传膳的时候,偷懒了……所以……”

他不敢再说下去,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乾隆声音平静:“把这两个太监拖到慎刑司,各打五十大板,赶出宫去,永不录用。”

太监们本就家境贫寒,又身体残疾,被打五十大板再赶出去,基本上就没有了活路。

两个人还要求饶,被堵上嘴拖了下去。

“娴妃满意了?”乾隆声音都冷了下来。

如懿却看向贵妃,想来是不满意的。

乾隆笑了笑:“你还是不满意?怎么,要朕因为区区几斤炭废了贵妃?”

如懿垂下眼睛,满脸不服气:“臣妾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那两个太监并没有说是贵妃授意,炭最终也没有进入贵妃宫里,真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

“娴妃你在污蔑贵妃。”

如懿一惊,这才跪下:“没有!不,不是!”

乾隆声音依旧平静:“娴妃,言行无状,大闹长春宫,污蔑贵妃,掌掴二十,从今日开始,每日午时,罚跪在咸福宫正殿前一个时辰,跪满一个月!”

自乾隆执政,除了处死玫嫔,这己经算最重的惩罚了。

如懿跌坐在地:“皇上!嫔妾只是禁足,他们就敢克扣嫔妾的吃穿用度,这是……”

她突然灵光一闪:“这都是皇后娘娘管理不严!”

乾隆站起身,走到她跟前,自上而下凝视她:“你也说你在禁足,犯错之人,难道还应该锦衣玉食不成?”

如懿不可置信望着乾隆,乾隆不再分给她一个眼神:“娴妃这是觉得朕与皇后仁慈,那就掌掴三十,跪至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