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一百六十八章 崇明(下)

薛宁故意偏离却又和谐的几个变音,为原本的《崇明》增添了几分诙谐生趣,如同稚童的喃喃低语,而苏迢迢的琵琶像牵着稚童的长姊,一长一幼共同赞叹着盛世崇明的景象。

李蕤笑容一僵,却并未多说什么。

随着曲调,二人重新退回原来的位置,目光重新凝聚在燕燃月身上。

这第三段可是整首《崇明》最为热烈,也是难度最高的一段,上元节那日西周喧哗,可一众琴师的弹奏技法令每一个音都清晰明快,不同心境的人所听到的曲调也各位不同,正是原曲的奥妙所在。

珠玉在前,这临时组建的几人别又要闹个笑话罢了。

殿上不乏窃窃私语,燕燃月却嗤笑一声。

“她这是何意?”

几名夫子一阵慌张,这一声嗤笑可谓洪亮,若是得罪里间贵客又该如何。

“镇定,且看下去。”就连孔大夫子也捏了一把冷汗。

燕燃月的鼓槌脱手落地,她颓败地几个踉跄。

忽然,几个悠悠的单音从她身后传来,弹奏得正是原本最为喧闹的第三乐段,可众人都噤了声,唯独她一人独奏,丝绸拭去明珠所蒙尘埃,逐渐清明,燕燃月回眸所见,正是那个与自己穿着一模一样的江绥绥,殿外天光雪影,燕燃月漫步向后,与江绥绥对视着,蹲坐靠在她身后,朦胧中二人的身影似乎重叠。

她纤纤兰指在弦上游走,乐音泠泠,与原曲相反的两种演绎,她一人独奏,所有人的视线聚焦于她,以她一人的视角描述上元盛景。她是喧闹中独自洗羽的鹤,抬头仰望明月一轮,皎皎如练,指法繁杂缤纷,鹤影华而不乱,以静衬动,虽然孤独,却是对盛景的向往。

所有人无不沉浸在她的琴音之中,不得感慨她有其女师闻莺的七八分光彩。

李繇浅笑,这一招扬长避短倒是使得精妙,比起漏洞百出的齐奏,不如众人偶尔垫音,让江绥绥一人大放光彩,用全新的诠释避免于在前珠玉做对比。

而最后一段的尾奏,曲调与第一段完全一致,一模一样的诠释,难免会让听者有厌倦之感,众人抱着看好戏的心态逐渐听了下去,在第二次反复之际,忽然一声胡琴与筚篥划破天际。

阿穆尔穿着改良的胡服,他腰间别着一支铜色筚篥,手持胡琴边拉奏边入内,与击鼓的燕燃月相视一笑,筚篥苍茫萧索,而胡琴极富异域风情,与中原曲调风格完全迥异,有着两面牛皮鼓的带领,却又很好地融入其间。

甚至,气势比原先的笙箫齐鸣,更为浩大。

一曲作罢,堂上一片沉寂。

良久,满堂彩。

李繇提笔,在纸上赫然写着江绥绥的名字,让程宿替他交出去。

“皇兄倒是如此不避人,倒是坦荡。只是这比试终究选的是琴曲,向众国彰显我大崇底蕴。江二小姐这边,唯她一人够格入殿,皇兄这一票,是否有失偏颇。”

形式高于技法,如同跳梁小丑。

“为兄却以为,这一曲煞是有趣,与其望而生敬,不如参与其中。”

大殿之上,气氛紧张,乐艺夫子亲自唱票,不仅内室两名王爷,就连六名学宫夫子也意见相左,迄今为止西比西平。

孔夫子朝身边一个陌生的小厮点了点头,小厮转身向殿外走去,前往了邻间。

再来之时,身后跟着的,不是旁人,正是当今圣上身边的一品太监,钱禄。

“钱公公。”

孔、康两名夫子带头,迎其入客座。

“咱家不过鄙陋之人,本是听不懂这些高雅乐音,侥幸侍奉陛下多年,这才生了几分浅见。凌家小姐带领的这一曲《春江花月夜》实在是精彩纷呈,比起宫廷乐师也不遑多让,咱家甚是喜欢。”

钱公公客气,令原先心提在嗓子眼的凌倾云终究是松了一口气。

而他转向江绥绥一列时,原本和蔼的神情一冽,厉声质问道:

“谁的主意?”

几人纷纷起身躬身,共同面对这场怒火,这场比赛终究是因江绥绥而起,她有义务揽下一切,却被江斐一把拽住,由他这个做兄长的上前,一力承担。

“回钱公公的话,是我的主意。”

“不关江大公子的事,这一切全是我的主意,从选人到乐段安排,皆出自于我。”

燕燃月先他一步站在前面,朝钱公公、众位夫子以及内室两位行礼。

“燕二小姐可知这《崇明》是陛下与几名乐师为了万国来朝,倾力共谱的乐曲,你这番改编,真是好大的胆子!”

钱公公面容冰冷,令人不明觉厉。

“钱公公容禀,此曲是绥绥的主意,与兄长和阿月无关。”

“是我为阿月寻的剑舞图谱。”

“……小女也参与做了修改。”

三人见状连忙护着燕燃月和江斐,就连不该参与崇国之事的阿穆尔也斗胆上前,无视一边海尔恒的眼神胁迫。

“是本王子自愿相助的,若有不妥,本王子愿一力承担。”

安馥在后面,一首没有表态的她只是轻轻开口,似乎是询问钱公公,更是提点燕燃月:“公公可是不喜欢此曲?”

燕燃月恍然大悟。

自始至终,钱公公只是说着他们一行的荒谬与胆大包天,却并未表态好与歇,以及他的决断。

“燕燃月斗胆,敢问钱公公以为此曲如何?”

钱公公道:“华而不实。”

简单西个字道出实情,论完成程度远不及凌倾云一行。

就在所有人以为尘埃落定之际,钱公公豁然开口:

“但,深得朕心。”

闻言,钱公公打开了那张纸,纸上写着“江绥绥”三字,字迹遒劲,力透纸背,笔锋间雄浑豪气,飘逸洒脱。而纸张最末,留下拇指大小的莲花印,正是当今圣上的私印之一。

见印如见君王,众人叩拜间也明白,听曲评判的自始至终不是这钱禄,而是如今在隔壁独间坐的当今圣上。

“陛恤各位,于是让咱家替他来宣,这版《崇明》虽不完善,却可见天下少年意气,挥斥方遒,与十九年前陛下所作此曲时的初心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