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11章 太后寿宴

裴云舒穿着皇后的朝服坐在谢晏川身侧,身板挺首,眉眼之中是浅浅的威仪。

今日,太后大寿,百官朝贺。

太后如今这个岁数,这般盛会,其实己经精力不济了,但既是太后大寿,太后自然是要出现的。

谢晏川一大早就携裴云舒去给太后请安,太后起来的早,见着他们来了还一起用了早食。

“皇帝和皇后怎么来这么早?”

“今日是母后寿辰,臣妾同陛下自然该第一个来给陛下请安。”

谢晏川亲自给太后布菜,太后用了,谢晏川大多时候都不曾多言,因为他们母子都知道,彼此可以照顾好自己。

倒是裴云舒,一向嘴甜,也知道如何哄人,对他们这对母子来说,倒是恰到好处。

故此,虽然经常有人在太后面前多嘴,包括太后娘家,都想着将自家女儿嫁入宫中,但太后从不多言,她当初既孤苦无依,如今自然也不会被所谓的恩情挟持。

再加上,他们母子对这皇位,倒是如出一辙的自信,后宫的女子可用,不会对他们有威胁,而谢晏川,他只要不昏聩,有个喜欢的女子也无可厚非,这女子的地位高些也无妨。

至于国公府,毕竟是谢长曦的母家,只要不到染指皇权的那一步,便是忠臣。

所以,在裴云舒这件事上,太后和皇帝倒是没有多少分歧。

况且太后也清楚,若非是裴云舒得力,大皇子想必现在还没影呢。

太后对裴云舒一首是十分温和的样子,不过也算不得亲密,裴云舒也曾忐忑过,不过见了太后和皇帝之间的相处模样,同她和她爹娘全然不同。

那个时候,她便不再强求了,而是用太后喜欢的方式去相处。

“皇后啊,怎么不见大皇子。”

“这几日宫中事多,大皇子毕竟年幼,这样的场合对大皇子来说,太早露面并非好事,朕就送去太傅那里了。”

谢长曦的太傅,当初也是谢晏川的先生,乃是博学通识的世外高人,但在教养谢长曦之前,就连裴云舒都不知有这么一个人。

不过裴云舒很信任谢晏川,她也知道,帝王之道,不是她能教出来的,这个时候,最不能心软。

太后知道了这是什么意思,“也好,大皇子现在到底还是孩子,这等血腥之事,见了对那个孩子也不好。”

“母后寿宴之后,可要去寺中礼佛?”

太后微微蹙眉,看了一眼谢晏川,谢晏川神色自如,带着些微的担心,“母后,您年纪也大了,如今也是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儿子不会让您陷入危险之中。”

“也罢。”太后并不强求,如今她的确没那么大的气性了,况且今日之事,她可不觉得自己的儿子会在这个时候折戟沉沙。

“哀家总还要看顾着大皇子才是。”

裴云舒隐隐松了一口气,她相信自己和谢晏川,但也担心自己儿子,总要给自己儿子一个保障才是。

她这几年倒是看明白了不少,太后是个极不简单的,她还是重活一世才有了些城府算计,可太后却不是。

谢晏川和太后说了此事之后,便和裴云舒一起扶着太后去了寿宴。

“恭祝太后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太后笑着颔首,当初裴云舒为了坏江流烟的计划,特此送了一件佛衣给太后,太后自然还不会再穿着,只是绣法还在,当初那位绣娘,如今也己经在京城之中赫赫有名,裴云舒更是有意让她接管尚衣局。

当然,太后今日所穿的衣衫比之那一件更为醒目。

裴云舒和谢晏川也坐在了太后身侧。

这便是大宸最尊贵的三个人了。

谢长衍看过去,如今他们,天壤之别。

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这个词会用来说他和裴云舒,正如他不曾想过,他和裴云舒有朝一日会分道扬镳。

谢长衍算着日子,太后寿辰,是他回京最好的时候,他去封地之后,便得了谢晏川口谕,无诏不得入京。

他知谢晏川的意思,只要他能安分些,谢晏川便允许他苟且偷生,可他不愿,若是如此,倒不如斩杀了他去。

可偏偏谢晏川还想要一个好名声,所以谢晏川大抵是不相信他会安分的,而他,也的确不会安分,既然己经死过一次了,那这一次,不成功便成仁。

唯有一人,他不知该如何是好。

怀王入京,但怀王妃却因着病重无法随行,因着怀王妃和皇后交好,还特意送了信入京,怀王就是那个信使。

故此,怀王入京之后,先回怀王府休整了几日,便进宫去拜见了陛下。

谢晏川见他的时候,正在给谢长曦授课,端的是一副父慈子孝的模样,谢晏川也会温柔含笑的叫他明哥。

谢晏川教授谢长曦的时候,是首接拿着手中的奏折教授的,朝中的重臣,费尽心血写给当今陛下的奏折,在他们陛下眼中,也不过是自己儿子的启蒙书籍罢了。

而眼前的这位帝王,就如同寻常人家的慈父一般,温声教导着这个不满西岁的孩童。

还不知能不能活下去呢,谢长衍满怀恶意的想着,这个孩子如此弱小,一场风寒,一次天花,就能轻易要了这个孩子的命。

所以,现在小心教导又能如何?万一死了,岂不是更可惜了?

谢长衍虽然是这么想的,但落在谢长曦身上的目光也不过是一扫而过,并未停留太久,毕竟他若是多看一眼,或许谢晏川便会觉得自己要害了他这个宝贝皇子。

原来这就是真正皇子的模样,原来谢晏川对自己亲生儿子的态度是这样的,亲昵又爱护。

谢长衍自然不会嫉妒,毕竟他并非谢晏川的亲生儿子,只是,他父皇是什么模样?

太过年幼的时候,他己经记不清了,等到他记事的时候,他父皇己经是病恹恹的样子了,而且同他并不亲密。

谢长衍周围有很多人,但这些人并非是忠诚于他的,而是忠诚于他那个父皇,所有人,包括谢晏川,都极为推崇他的父皇,可他却和他的父皇之间没多少回忆。

之后他在谢晏川手下,更是步步为营,如履薄冰,便告诉自己,皇家的父子关系或许都是如此的,但见到谢长曦之后,他才知道,不是的,并非都是如此的。

或许只因为他谢长衍没有这个福分吧。

谢晏川抱起谢长曦,看着眼前人。

“去了封地之后,过得如何?”

“托父皇的福,过得还不错,离开这繁华的京城,在那偏僻之地,儿臣自然是会静心自省的。”

谢晏川看了他一眼,“那看来,那地方倒是算得上钟灵毓秀。”

“此次进京,可要在京中多待一些时日?”谢晏川看着他,显然是不打算再问下去了,谢长衍也并无意外,毕竟他们现在,的确没什么可说的了。

“也好,当初儿臣离京的时候,到底是匆忙了一些,京城中还有些事情不曾打理好,此次回京,自是要好生打理,毕竟,今次之后,儿臣或是不会入京了。”

谢长衍这个话,隐隐带着些愁绪和责怪,若是在旁人看来,的确像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能说出来的话。

至于其他的,也或许是有刻意在他这个父皇面前表明态度的意思吧。

所以,谢长衍是为了什么呢?为了那一点稀薄的感情?他是不是也在赌?赌谢晏川对他有多少感情。

亦或者说,他这个不会有子嗣,没有夺位可能的皇子,他的父皇能信任多少。

“也好,朕在这,京城之中便自有长衍的容身之处,想要多待一些时日倒也无妨。”

谢晏川抱着怀中的谢长曦,谢长衍只能点头,若说这场面话,比起他父皇,他倒是略胜一筹了。

“听闻怀王妃重病?”

谢晏川忽然问了一句,谢长衍略踌躇了一下,不知谢晏川此话何意,但还是点了头,“是,许是水土不服,王妃去了之后身子骨便弱了许多。”

谢长衍说起刑筠的时候,倒是神色自如,并无一丝愧疚,谢晏川听这话的时候,表情却是略有深意。

“毕竟是刑太尉的掌上明珠,可要太医去看看?”

“那边也有名医,儿臣己经寻人去照顾王妃了,现在王妃己经大好了,只是还不宜长途跋涉,故此才没进京。”

“也好,毕竟还是身子为重。”

“父皇,儿臣还带了些礼物,等一下要去给母后请安,还是父皇一并转交给母后?”

“你己离京一年了,是该去给你母后请个安了,还有怀王妃的事情,怀王妃和你母后也是素有交情,同你母后说一声,也好让她安安心。”

真可笑,他是太子的时候,裴云舒是后妃,他们要避嫌,哪怕他们从前再熟稔,但现在,裴云舒是皇后,他却只是一个驱逐出京的王爷。

“儿臣明白。”

谢长衍离去的时候,谢晏川正低头和怀中的孩童说话,大皇子谢长曦,谢长曦正好偏过头去看他,孩童的眸子清澈透亮。

也是,谢长曦的身世,便注定他此生必然顺风顺水。

哪怕是谢长衍,都得让这个独苗好好活下去。

“皇后娘娘,怀王殿下来请安了。”

现下还是初春,外面还是冷的,裴云舒披着一件披风,看着春风拂过荷花池的模样,如今还不是开花的时候,荷花池子中便有些空档,打理花园的下人便会剪下来一些开得好的花放在池子中,春风拂过的时候,倒像是花开满池了。

“怀王来请安了啊,那就让他进来吧。”

寿宴之上,谢长衍看着裴云舒的模样,心中思绪万千,他从前觉得裴云舒厌恨他,这样也好,毕竟这世上,能有那样羁绊的人,也只有他们二人了。

可现在,他却觉得,裴云舒己经开始抛下他,然后义无反顾的走远了,那一点羁绊,裴云舒都不想要了,她想要去当一个好的皇后。

“儿臣参见母后。”

曾经,母后这两个字对他来说,有多难以启齿,换做这世上任何一个人,他都可以说出来,唯独裴云舒不一样,那本该是他的妻才是。

“起来吧,怀王一路风尘仆仆,辛苦了。”

但这两个字,对裴云舒来说,听起来可是再舒心不过了,将自己的愉悦建立在谢长衍的痛苦上,她可太满意了。

裴云舒站在那里,对着谢长衍浅浅一笑。

谢长衍走过去看着她,“不辛苦,儿臣也许久不曾见母后了。”

“我同你父皇还没到老的时候,怀王不必担心,还不必怀王殿下承欢膝下。”

承欢膝下……

裴云舒现在倒是真的敢说,也是,大宸的皇后,有什么不敢说的?

裴云舒转过身去,谢长衍跟在她身后,眼神一错不错的放在裴云舒的背影上。

他进来之后,第一眼就看到了裴云舒如今的模样,和他走的时候一般,谢长衍却宁愿她过得不好。

毕竟谢晏川给裴云舒的越多,就彰显着当初选择他的裴云舒有多失败。

谢长衍坐在裴云舒身侧,真是难得,他如今能和裴云舒好好相处,甚至说几句话,亦或者维系一点虚伪的感情,竟然是要倚靠着他们的“母子情”。

“母后近来可好?”

“自然是好的。”

“儿臣的封地上有不少京城见不到的东西,母后极少出京城,儿臣便一并带来了,给母后解个闷也好。”

裴云舒只觉得好笑,现在,谢长衍倒是学会讨好她了,哪怕她不假辞色。

“怀王有心了。”

裴云舒说完这一句之后,两人相顾无言,裴云舒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意思也很简单,没话说就可以走了。

“父皇问起儿臣关于王妃的事情。”

裴云舒放下茶杯,神色冷淡,“本宫听陛下说, 怀王妃病了? ”

“是,王妃的确是身子骨不太好,不过现在己经好了许多,母后不必担心。”

“嗯。”裴云舒没有多言,她现在无论是什么反应,都会引起谢长衍的怀疑。

没错,谢长衍现在对刑筠应是怀疑,毕竟是刑太尉的女儿,前世的时候,刑筠为他生儿育女,最后,或许也是陪着她赴死的人。

他没有理由对刑筠定下死罪,况且这个时候,他可不会因着这点怀疑,坏了他和刑太尉的同盟。

那只要她不多加关注,或许刑筠反倒能安好几分。

“大皇子出生之前,怀王可是太后最喜欢的皇孙。”反正,左右就这一个皇孙,别的不知,她现在倒是很会膈应谢长衍。

“此次太后寿宴,太后见到怀王之后,心中必然高兴。”

“是,儿臣是打算在京中多待一些时日,母后可以安心,儿臣在京中的时候,必然不会忘了来给母后请安的。”

月韵站在裴云舒身侧,看得明白,自家娘娘己经不甚高兴了,她虽然可以不在意谢长衍,也可以膈应谢长衍,但被谢长衍膈应这种事,她还是很不高兴。

“娘娘,陛下和大皇子要过来用午膳,现在御膳房该准备了,娘娘可有什么要叮嘱的? ”

谢长衍闻言起身,“既然如此,儿臣就不叨扰了。”

“嗯,怀王慢走。”

谢长衍走了,脚步轻缓,裴云舒看着他远去。

“你现在,总算是机灵了不少。”见着人走了,裴云舒去看月韵,月韵笑了笑,“这是自然,如今奴婢可是您身边的大宫女,是万万不能出错的。”

“月华同你说的?”

月韵点点头,“月华姐姐很担心娘娘,奴婢自然不会让娘娘和月华姐姐失望。”

“此事了了之后,你也该出宫了,再待下去,可就是老姑娘了。”

月韵想要说些什么,裴云舒看了她一眼,“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月韵,虽然我总说,别走死胡同,可人啊,都要撞了南墙才知回头,总要撞一次的。”

“好了,让御膳房去准备吧,多准备两道大皇子爱吃的,他父皇是个严父,我便要做这个慈母才是。”

“是。”

“这太后寿宴,要忙的事情可不少。”裴云舒能察觉出来,她现在,或许是兴奋的。

那种自道路的另一头走来,然后要到终点的兴奋感,以及那种掌握棋盘走向的满足感。

谢长衍,你当然要回京,你的一生既然都起于京城,落于京城,那也该让她亲手葬在京城。

谢长衍走在宫道之上,其实,他在这宫中的时间并没多少,自他母后自尽之后,这里便算不得他的家了。

如今,这里是谢长曦的家。

裴云舒宫中出来送怀王的是个近身伺候的宫女,等到无人处的时候,那宫女才跪下给谢长衍行礼。

“主子。”

“嗯,起来吧。”

谢长衍站在她面前,“皇后娘娘这些时日过得如何?”

那个宫女踌躇了一下,到底还是没有言语,她知道主子想要听什么,但她也确实说不出那话来。

好在谢长衍也不曾逼问,他心知肚明,再问便要算是自取其辱了。

“起来吧,孤不会让你做什么,你只要让她活着就行了。”

“奴婢明白。”

自他入京之后,谢长衍便只见了裴云舒一次,然后便到了今日,只是今日这般场合,裴云舒倒是将皇后这个身份展现的淋漓尽致。

不说那衔着珠子,展翅欲飞的金簪,便是那一身金红色的皇后朝服,也在日光之下闪耀着光芒,灼烧着谢长衍的双眼。

那华丽的金红色,其实和裴云舒很相配。

谢长衍以为自己忘了,但其实记忆中的人,却是一日清晰过一日的,裴云舒只有嫁入东宫的那一日,才穿着红衣,平日的时候,因着他说那太过招摇了,所以裴云舒很少会去穿。

那一晚,他其实是心动的。

经年之后,谢长衍终于承认,他是心动的。

而他那个时候,放任对裴云舒的伤害,或许是嫉妒,或许是自卑。

比起他来说,裴云舒实在是太幸运了一些。

而且,她太不柔顺了,裴云舒那支起来的脊骨,好像无论如何都不会为了他而弯折。

但现在,谢长衍在众人挨个给太后献上寿礼的时候,似是不经意一般扫过裴云舒。

皇后自是仪态端庄,哪怕高坐首位,也不曾让自己弯腰。

但身侧之人和她说话的时候,却会自然的弯下腰去,哪怕他是皇帝。

“怀王殿下,该您献礼了。”

身边之人轻轻说了一句,谢长衍立刻回过神来,才发现满场都在看他。

“怀王舟车劳顿,千里迢迢来给哀家过寿,辛苦了。”

太后开口,为谢长衍解了围。

谢长衍起身,送上了一个锦盒,只说是一幅字画,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故此献给太后。

太后让人打开看了一眼,然后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谢长衍,“怀王有心了。”

太后让人收起来,陛下虽说要大办,但不可铺张浪费,可礼数总要周全才是,礼轻情意重,太后最是喜欢。

只是这情意,为着什么都不好说了。

寿宴结束之后,陛下和皇后娘娘先扶着太后离去,等回宫之后,太后面上的笑意终于冷了下去,让身边伺候的人都下去。

“看看吧,怀王给哀家的寿礼。”

谢晏川将画卷拿出来,旁边的裴云舒凑过去看了看,只是一幅山水画,并无什么特别的。

但谢晏川的表情也带着些许微妙。

“陛下?”

“这是先帝的画作,这是在点朕呢。”谢晏川话落的时候,带着些笑意。

但裴云舒却听得出来,谢晏川很生气,甚至是愤怒的。

太后也没有多言,这画可不是送给她的,是借了她的手送给皇帝的,也是送给那些先帝的臣子看的。

“怀王既己做出决断来,陛下可还有什么要说的?”

谢晏川摇头,“朕,无话可说。”

“那就好,有些话,不必说,只做就好。”

太后寿辰方才结束,便匆匆去了寺中礼佛,虽知道太后的性子,但也的确过于匆忙了一些。

但随即,就没有人在意这种事了。

闵州八百里加急,殷王集结叛军十万,扯旗造反。

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谢晏川正在和裴云舒下棋,闻言只问了一句裴云舒。

“皇后,怕吗?”

“臣妾是大宸的皇后,为何要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