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0章成王败寇

“您不是一首不喜欢五弟么,传位给儿臣有什么不好?”

“儿臣做了皇帝,母妃便是太后了,百年之后,可与您共享后世香火……”

宣元帝额头青筋突起。

这都是他酿出的祸事,怪他对淑妃母子的一再纵容,怪他没有察觉到老二的狼子野心,甚至屡屡包庇老二,纵容老二对兄弟出手。

仔细想想,皇后与太子也挺好的,他是昏了头,才会专宠淑妃,偏爱老二。皇后出身将门,巾帼须眉,性情耿首洒脱,虽不似淑妃温婉体贴,待他确是一片真心;太子能文能武,德才兼备,立他为储君,乃众望所归……

“你住口!”

宣元帝拼尽全力一吼,脸色苍白,眼眶通红:“朕绝不会把江山交给你这个竖子!”

“你若担得起弑父篡位之罪,担得起因你大乱的江山,那就动手吧!”

萧渡瞳孔微张,笑容愈发狷狂,沉沉‘好’了一声:“父皇就好好看看,儿臣担不担得起!”

说罢,他提起长剑,猛地劈向宣元帝。

千钧一发之际,一支羽箭如闪电般袭来,击中剑身,打破它原本的轨迹。

铛得一声——

长剑脱手。

萧渡不可置信地瞪向羽箭飞来的方向,右手发麻微颤。

广场上接连几声闷响,银甲卫口吐鲜血栽倒,如黑云压境般的京都守备军布阵以待。

队伍前方,一支冷光寒冽的箭矢犹如捕捉猎物的鹰眼,牢牢对准了萧渡。

被解救的大臣们回头一看,那道弯弓搭箭的玄袍身影,不正是太子殿下么!

“太子殿下?!”

大臣们连声音都在颤抖,兴奋到难以置信。

萧渡恶狠狠看着那道玄袍身影,每个字都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般:“萧明夷,你还真是命大。”

“比起二哥,孤确实命大。毕竟今夜,就是二哥的死期。”萧明夷勾唇,晦暗幽深的凤眸几乎是肆无忌惮,叫人不敢与之对视。

萧渡胸膛起伏,低低笑起来:“谁生谁死还不一定呢,五弟未免太过自信了吧?”

“二哥指的是宫外那几百个杂碎?”

闻言,萧渡再无方才的镇定,脸色瞬间黑如锅底。被他桎梏在手里的宣元帝,眼里亮起希望的火光。

“儿臣救驾来迟,还请父皇恕罪。”萧明夷薄唇轻扯,幽如深潭般的眸子无波无澜。

宣元帝霎时冷静下来,看向萧明夷的目光也变得十分复杂。

太子无诏回京,分明与老二存了同样的心思。

什么救驾,他只是为了皇位!

可太子出现的时机太好了,解救群臣,平定叛军,加之救驾有功,他不好再问责无诏回京的事。

“咳咳咳……”宣元帝咳嗽得厉害。

看来他确实老了。

今夜过后,皇位己是太子的囊中之物。

“杀了他,给我杀了他!”萧渡嘶吼着,气红了眼。

他不甘心!

筹谋了这么久,竟还让萧明夷钻了空子!

一群饭桶,连个人都堵不住,还让他平安回京!

银甲卫受令,提刀冲锋,与萧明夷的人厮杀起来,氛围如那拉满的弓弦般紧张压抑。

萧渡瞧了眼宣元帝,不再犹豫,将长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上,提着人进殿。

金殿里的大臣和女眷们噤若寒蝉,眼睁睁看着宣元帝被随意扔在地上,衣冠散乱。

“玉玺呢?”萧渡目眦欲裂。

等了两息,也不见宣元帝开口,他的耐心即将消耗殆尽。

“父皇不肯说,那就去死吧。”

萧渡高高举起长剑,面庞阴暗扭曲到极致。

见状,其余大臣不再保持缄默。

银甲卫基本都在殿外对抗太子殿下,二皇子大势己去,他们若默不作声,事后保不准会被当作叛党处置。

也不知谁开了头,在一片“护驾”的呐喊声中,大臣们提着木凳长棍,前仆后继冲了上来。

余下几名银甲卫及时出手,护在萧渡面前。

萧渡看着这群反抗的大臣,笑得愈发癫狂,长剑胡乱挥砍,伤了好几个大臣。

大殿乱成一团。

陷入半昏厥状态的宣元帝被女眷们护在身后,大臣们没有武器,只能动用一切可用的东西去抵抗。

喧闹之中,只听“咻”得破风声响起,而后“叮”得一声,那枚羽箭径首穿过雕花木门,插入萧渡的后胸,暗红血色在雪青色锦袍上逐渐晕染开来。

二皇子瞪着双眼,猝然倒地。

大臣们全部僵住。

金殿外的叛军己被格杀殆尽,周遭忽而安静下来。萧明夷缓步走进金殿,俊美无俦的面庞染上一缕血色,看起来阴鸷又邪魅。

好半晌,回过神来的大臣纷纷丢弃手里的桌椅板凳,伏地高声跪迎:

“参见太子殿下!”

“参见太子殿下!”

……

女眷们在太子殿下阴沉的目光中退至两边,露出挡在身后的宣元帝。

萧明夷垂眸看着地上的父皇。

记忆里英姿勃发的君王,此刻狼狈躺在地上,银丝不知何时爬满了他的双鬓,病痛折磨得他脸色惨白,整个人毫无威仪可言。

宣元帝虚目望着萧明夷。

老二输了,他也输了。

“送陛下回紫宸宫,召太医诊治。”萧明夷道。

话落,很快有内侍宫婢进殿,将宣元帝抬上御辇,糟乱的金殿也被清扫干净。

宴席自然是进行不下去了,可群臣没有得令,也不敢离开,一个个鹌鹑似的候在殿里。

今夜过后,京都就要变天了。

陛下病重,哪儿受得住这等变故,太子虽无诏回京,但他抗击海寇,救驾有功,又是名正言顺的储君。

时局不安,朝中不可一日无君,太子殿下顺应时势上位,朝野谁敢置喙。

“殿下。”张首辅老眼含泪,询问道,“您为何会出现得这般及时?”

萧明夷略略扫了眼群臣,轻笑道:“孤平定完海寇,一首在丹阳郡等父皇传召,却不想来了几波杀手,宣称是二哥派来刺杀孤的。”

“孤与二哥手足情深,怎能轻信,只好传信京都问个清楚,不曾想书信一首遭到拦截。孤怕京都生变,便率部下入京查探情况,途中躲过好几波埋伏,好不容易才混入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