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53章 李成栋,竟然淹死了?!?!

“看来南明国运也就这样了……永历皇帝这中兴进程刚刚有起色,马上就被打断了……”

胡娇娇无奈的摇摇头:

“这何腾蛟、金声桓都先后挂掉了,能打的就剩李成栋一个人了,他撑得住么?”

“还撑啥……”

黄贺无奈的说道:

“金声桓败亡还不到两个月,李成栋就也战死了……”

“啊?!”

胡娇娇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问道:

“怎么这么快?!李成栋不是还有十万大军么?而且整个广东都是他的基地,又不像金声桓一样坐困南昌一座孤城,他就分兵把守也行啊!!”

“和乘虚而入,巧取江西的金声桓不一样,李成栋可是凭着真本事灭了隆武、绍武两个政权的,他也是真正敢和满清部队野战的人,哪会被动防守?!”

黄贺分析道:

“李成栋可能是上次打赣州没打下来,很是不服气,所以在永历三年的正月,就带队从广州出发,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次他带了很多大炮。而且决定这次稳扎稳打,先清扫赣州的外围,大军再徐徐开进,直抵赣州城下。”

“战略没错啊,可是为什么失败了呢?”

胡娇娇疑惑的问道:

“莫非赣州城里的守将又玩诈降这一套?!”

“李成栋何许人也?!就算赣州城内的守将再玩诈降,他肯定也是不信的了。”

黄贺长叹一声:

“和何腾蛟一样,李成栋的败亡,又是败在了情报上。”

“虽然之前给满清传递情报,要里应外合的佟养甲已经被李成栋发现并杀掉了,但何腾蛟、金声桓殉国之后,觉得南明撑不了几年了,想投靠满清的大臣还有很多,南明已经被渗透成了筛子。所以李成栋刚刚出兵,就有人连夜快马加鞭,将情报告诉了满清军队。这边满清的部队打下南昌,灭了金声桓之后,就乘胜追击,直奔广东边界。赣州城内的守军也倾巢而出,决定趁李成栋还没到赣州之前,在半路就袭击他的部队!”

“但李成栋并不知道这个消息,不过是凭着多年的行军经验,他先派了三百人携带大炮作为先锋前进,后军继续跟进,并约定如果遇到敌人,就以炮声作为信号。不料正巧天下降下大雨,炮火失灵,无法点燃,三百兵卒遭遇了满清军队,都被消灭,未曾跑了一个。李成栋没有听见示警的炮声,以为前军没有遇到敌人,就让大军继续前进,天色已晚,正好大军到了信丰城内,就在城内临时驻扎。想不到满清军队的斥候已经确认了李成栋的行军路线,马上附近所有的满清军队就都向信丰杀了过来!!”

“李成栋大吃一惊,仓促迎战,不料满清的军队越来越多。李成栋怕阵势混乱,只能带兵进入信丰城准备防御。满清的军队随即包围了信丰城,并在西、北两门外和南门大路上挖掘壕沟,埋下绊马桩,防止明军突围。”

“这南明将领的素质这么差吗?!满清有斥候,他们自己不会也派斥候去探路嘛?!”

胡娇娇无奈的吐槽道:

“好歹这李成栋还比何腾蛟好一点儿,不至于像个光杆司令一眼被别人抓到。”

“大明有斥候啊!!大明建立初期,那夜不收也是鼎鼎有名的!!不过随着承平日久,军户的素质越来越差,有足够本领、还够胆大能做斥候的士兵已经很罕见了。南明的军队只能结硬寨,打呆仗。早就没有那种主观能动性了。”

黄贺也无奈的说道:

“好歹李成栋不是金声桓,他知道坐困愁城根本没前途,何况信丰只是小城,根本不像南昌还能凭着城内的给养撑上几个月,于是当机立断,决定马上就全军突围。”

“信丰和赣州相反,是三面旱地,一面靠着桃江。因为当时满清的部队已经在西、北两门外和南门挖掘壕沟,布下木桩,重兵把守,很难突围。所以李成栋决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带着人马从东门外的桃江涉水突围!!”

“这计划是不是有问题?!”

胡娇娇疑惑的问道:

“他手下的士兵要先过江才能突围跑路,如果满清防了他这一手,在桃江的河对面截杀他们,不是以逸待劳,事半功倍么?”

“李成栋事先找信丰的百姓问过了,桃江平时水浅,还不到膝盖,人马都可以涉水而过,对战斗力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黄贺做了一个下劈的手势:

“而且李成栋的部下战斗力也很强,又是着急突围逃命。满清就算在河边埋伏了部队,但是没有足够的工事和装备,肯定也拦不住他们!!”

“那李成栋是突围成功了?!”

胡娇娇皱了皱眉头:

“不对,按日期,李成栋就死在这前后啊……”

“是的,李成栋的计划没有问题,但人算不如天算……”

黄贺一声叹息:

“李成栋之前就因为大雨,导致前锋大炮失效,才被满清偷袭。如今他想突围,结果桃江因为连日大雨,江水暴涨,已经快到人的腰部,所以部队突围的速度极其缓慢。城外的满清部队发现了李成栋的部队从东门开始涉水突围,一面派军队沿途截杀,一面直接攻打南门、西门和北门,要先攻入信丰城!!”

“计划受挫,李成栋的部队也开始军心紊乱,各只部队争先恐后的逃跑,完全乱成了一窝蜂。等到了天亮,李成栋的残余部队总算摆脱了满清军队的截杀,逃到了大庾岭,才发现主将李成栋不见了。后来多方打探才知道,曾经威震两广,先后干掉南明两个皇帝的李成栋,竟然在混乱中落马淹死在桃江之中了……”

“真是气死人!!”

胡娇娇恨恨的说道:

“李成栋有忠心,又有能力,还有人马,结果这大好的形势,竟然因为一场大雨,就这么失败了!!”

“判断天时本来就是将帅应有的技能,就算他做不到像诸葛亮一样精准判断天时。但根据天时随机应变,也应该做得到。而不是因为一场大雨,就手忙脚乱,连大炮点不燃,江河要涨水都判断不到。”

黄璎静静的说道:

“只能说南明的将领素质都差得很,连最基本的为将之道都欠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