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34章 最丢人的璐王

“这弘光朝廷从开始建立就撕逼,能摇摇晃晃的坚持一年,也算不容易了……”

胡娇娇吐槽道:

“朱元璋还有能登基的皇子皇孙吗?大明江山这就正式完蛋了呗?!”

“还没完蛋,还有个备选方案啊……”

黄贺懒洋洋的说道:

“你们还记得当时和福王争皇位的璐王么?”

“东林后人看好的那个?!”

胡娇娇疑惑的问道:

“弘光皇帝被满清抓了之后,还有没投降的南明的大臣?!他们又想把璐王捧上皇位了?!”

“有,而且这个人你熟悉的很——”

黄贺坏笑道:

“就是我们拥立福王的第一功臣——弘光朝廷的首辅马士英啦!!”

“马士英?!”

虎青霜疑惑的问道:

“他不是也投降了么?!”

“那是之后的事儿,弘光皇帝刚刚被满清抓住的时候,他还没投降,而是带着一帮亲信跑到了杭州。正好璐王也在那儿,这帮文武大臣一寻思,正好!!再拥戴璐王当皇帝,我们再做一次从龙之臣!!”

“璐王这下开心了吧?!”

胡娇娇笑道:

“之前败给了自己的侄子,这下他终于可以当上皇帝了。”

“他可不想当这个皇帝,怕的要死,坚决不干。”

黄贺哈哈大笑道:

“满清的军队都打过长江了,眼看着就要打来杭州,这时候让他来当皇帝,跟送他上刑场,或者让他当贡品有什么区别?!”

“所以众位大臣好说歹说,璐王就是不干!被逼急眼了,在六月初八那天,总算勉强同意担任了个监国。”

“监国,也行了吧?!”

胡娇娇也不是文盲,对历史多少还懂一点:

“像曹丕、朱高炽,当皇帝之前,都曾担任过监国。所以璐王既然已经同意监国了,那下一步就是看时机成熟了,正式登基呗?”

“璐王他压根没想登基。”

黄贺摇摇头叹息道:

“他监国的第二天,就派陈洪范带着大批金银,去北边跟满清谈判了。希望能以割让江南四郡为代价,外加年年供奉岁币,称为父子之邦,换得满清罢兵。留点地盘给大明苟延残喘。”

“他想啥呢……”

胡娇娇吐槽道:

“人家满清都打过长江了,四郡什么的马上就拿下了,还用你来割让?!”

“多铎也是这么想的。”

黄贺笑道;

“他压根儿没把璐王乖乖交出来的【江南四郡】放在眼里,贿赂他的金银也照收,但攻势也不停,过了长江之后,连收南明十四个府、州,兵锋直指杭州!!”

“不是,这璐王就没想着抵抗一下吗?!”

胡娇娇无奈的摇摇脑袋:

“这杭州的文武百官,连一个有抵抗之心的都没有吗?!那他们还劝璐王登基做什么?!莫非他们实际是把璐王当做献给满清的战利品,想的是自己投降满清的时候,让这个筹码变大一点吗?!”

“想抵抗的还是有的。”

黄璎淡淡的说道:

“方国安还带着坚决不投降的一万军队,就在杭州驻守。满清打过来的时候,他还坚决带兵抵抗了呢。”

“问题是这璐王已经吓破了胆,手下一两个将军的奋战,改变不了他的命运了。”

黄贺讽刺的笑道:

“这位监国,就在方国安和满清于杭州城外激战的时候,他不光不帮方国安的军队,反而派人【以酒食从城上饷满兵】。把方国安气坏了,转头就带着军队撤离了杭州,渡过钱塘江,拥立鲁王朱以海去了。”

“就离谱……”

胡娇娇以手掩面:

“璐王这个首脑都这副德性,杭州的大小官员还有什么抵抗的意思啊……”

“所以坚决抵抗的方国安走后,这些官员马上就跟着璐王投降了。”

黄璎叹息道:

“还不仅仅如此,有了璐王这个榜样,浙江地区的藩王,以及湖州、嘉兴、绍兴、宁波、严州等各地的官员也都纷纷投降了满清。福王的弘光朝廷虽然争权夺利,斗争不断,可从始至终,他们也从没想过要投降满清!!而这没骨气的带头投降的璐王,才是导致南明局势彻底崩盘的真正罪人。”

“这东林后人,办事的能力不行,看人的眼光也烂……”

刘累也忍不住直摇头:

“不过对璐王来说,他只想当个富贵王爷,让他当皇帝,还是满清随时就要打过来的末代皇帝,实在是难为他了。”

“不想当皇帝,不代表就要投降。”

黄璎冷冷的说道:

“以身殉难的史可法、黄得功,他们也根本没想当皇帝。但依然不耽误他们拒不投降,用自己的生命来坚决抵抗异族!!”

“这璐王这个德性,也不知道是不是朱元璋的血脉……”

胡娇娇无奈的笑道:

“不过他投降满清之后,应该能当个闲散王爷了吧?”

“想多了,你都在碗里了,人家还不是想怎么收拾你,就怎么收拾你?!”

黄贺冷笑道:

“璐王率领杭州上下献城投降之后,满清又招降了绍兴、宁波等地,江南已经再也没有反抗的政权和势力了。多尔衮认为南方已经基本平定,于是下令多铎班师回朝。多铎就乐乐呵呵的把潞王还有照着璐王的样子投降了满清的周王、惠王等这些藩王都带回BJ去了。到了BJ之后,这璐王赶紧上疏多尔衮【恭谢天恩】:【念原藩卫郡蹇遭逆闯之祸,避难杭城,深虑投庇无所。幸际王师南下救民水火,即率众投诚,远迎入境。】,毫无廉耻可言,还表示要【结草啣环】、【举家焚顶】祝颂多尔衮【圣寿无疆】。”

“这也太给他祖宗朱元璋掉价了……”

胡娇娇忍不住吐槽道:

“就算先后投降满清的祖大寿、洪承畴和吴三桂,也不至于下贱到这个地步吧?!”

“可悲的是,老奸巨猾的多尔衮根本不吃他这一套,随便给璐王按了个罪名,说他【不知感恩图报,反妄有推立,潞王等私匿印信将谋不归】。在璐王投降的第二年,满清就把这些投降的明朝大笑藩王,包括弘光帝朱由崧全部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