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可以说是打得昏天黑地,就连金军也被这一仗打怕了。
他们没想到宋军的战斗力可以这么强,这么的悍不畏死,就在他们的马刀刚刚划破一个宋军将士的喉咙之时,另一名宋军的长矛就已经贯穿了他的胸膛。
这一仗仅仅是一个回合的交战,不管是宋军还是金军都可以用伤亡惨重来形容,无数金军精锐,包括之前战场之上所向披靡的猛安谋克,在这一刻一样被宋军斩于马下。
金军震惊了,被宋军的战斗力给震惊到。
他们不是没有见过宋军如此高亢的战意,那时候也只有岳飞手下的部队,所以才有了撼山易,撼岳飞难得的称谓。
其实在这些金人的心里,以往或许只有遇到岳家军才会让他们感到棘手,但这一刻全然改变了。
他们不知道宋军怎么了,这一刻的宋军每一个人的眼里都是无畏生死,看着人发毛。
这让一向小瞧宋人的他们都不由得感到一阵胆战心惊。
以往他们遇到的宋军那可都是一触即溃,即便是攻城,准确地说他们就算是攻城也没有遇到多少像样的抵抗。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当初他们攻打大宋的时候,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甚至说他们一人可以追着宋军几十人杀。
但眼下,似乎变了。
这些如绵羊一般的宋人似乎不再畏惧他们,反而如饿狼。
这次,不少金军将士心中产生一种难言的恐惧。
看着遍地的尸体,宋军的致命伤口皆在前胸。
这一刻,不少金军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在心头。
这种情绪统治者不会了解,只有他们这种在战场之上征战多年,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可以感受到。
他们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宋军如此。
这一战就连他们引以为傲的猛安谋克,甚至是铁浮屠都被宋军打得溃不成军,压制得死死的。
无数猛安某可还想在这一刻发动反击,但此时的宋军早已非昔日而语,面对冲上近前的金军,他们没有丢下武器慌乱而逃,而是迎难而上。
任由金军的马刀划破自己的胸膛也要将手里的长矛刺入金军的尸体。
这一战打得很惨烈,足足持续了四个时辰,最后以金军败退,宋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看着一旁高举武器欢呼的将士们,韩世忠的神色黯然,虽然胜利了,但是惨胜。
这一仗太惨了,但是他们却赢下来了。
以往他们也都有战胜金军的战绩,但是输多胜少。
虽然惨,但无疑是振奋军心的事情。
此时大地一片赤红,根据宋史记载宋金二战和尚原的主动出击是宋军为之后的北伐中原奠定了局面,从正面击溃了当时金国最强的主力军完颜宗弼。
只是这片土地被血色染成了红色,湖中的鱼也是五十年来无人敢食。
原本荒芜的和尚原也因此一战变得更加凄凉。
韩世忠望着天边的晚霞,当真是如书中美景一般,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只可惜,有很多人再也看不到了。
此时他想起我在他出征前对他说的话语。
此战要不计伤亡,也要碾压金军。
没错当时我说这话的时候不是我心狠,而是自古以来慈不掌兵,如果这一战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那以后会死更多的人。
我之所以会如此,便是要让韩世忠以一战告诉大宋子民,金人没有什么可怕的。
最恐怖的是自己的心,只要心中无畏,金人又如何?!
同样还有一点就是,这次我让岳飞去小商河截断金军归路,但岳飞手中的将士其实不多,能用的人马我已经拨给了韩世忠。
如果韩世忠这一战没有重创完颜宗弼,那岳飞那里的围歼就很难完成。
我相信用兵这么多年的韩世忠会如何去选择。
或许这些人有的人年纪不过二八,正是最好的年纪,但他们都是士兵,既然是兵,那就要为国尽忠。
当和尚原的战报传回的时候,我也是松了一口气。
我不知道战死于和尚原的冤魂会不会记恨我,但我只知道,想要收复整个北伐,这是必须做出的牺牲。
韩世忠没有让我失望,同样的岳飞也没有让我失望。
同年七月末,完颜宗弼因粮草短缺撤军途中遭遇宋军埋伏,全军覆没。
自金太祖起兵灭辽以来,无往不利的猛安谋克以及麾下的拐子马和铁浮屠等精锐全部葬送于韩世忠和岳飞的埋伏之下。
至此,金国元气大伤,而大宋在我的带领下,开始北出襄樊,先占山东随后开进汴京。
金军连战连败,无奈之下只能送回昔年擒获二帝的尸身意图求和。
但是,经过牵羊礼的羞辱,这么多年来的压抑,我又怎么会同意。
没有任何意外,在我的命令下,岳飞和韩世忠最后合并一处,继续北伐,目标则是金国的帝都。
这一次,我要灭掉整个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