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9章 贵妃李氏

乾清宫。

朱载坖服下新鲜出炉的丹药,享受内种滋味的同时,也问了儿子的事。

陆炳自然知无不言。

听罢,朱载坖五味杂陈,既有开心,也有愤懑,久久无言。

末了,只是说:“朕知道了。”

陆炳见皇帝没有吩咐,拱了拱手,道:“臣告退。”

“等一下。”

朱载坖又取出一粒丹药,说道,“陆爱卿为君为国操劳数十载,可要好生爱惜自己。”

“谢皇上隆恩。”陆炳上前两步,讪然道,“其实,臣沾了太上皇和皇上的光,今日在连家屯也得了几颗永青侯丹药……”

朱载坖轻笑道:“永青侯给是永青侯的,朕赏赐是朕的,收着便是。”

“是,臣遵旨。”陆炳这才双手接过。

见皇帝不再问话,又一拱手,告退离去。

朱载坖将玉瓶放入御书案的抽屉中,恨恨自语道:“人常说隔辈亲……还真是诚不我欺,把我给隔过去了……”

儿子被李青喜欢,得李青教诲,这当然是值得开心的事,可同时也让朱载坖‘别人都有就我没有’的郁闷心情,更浓郁了几分。

真是欺人太甚!

什么大公无私的永青侯,不过是看菜下碟之徒罢了。

朱载坖着实郁闷。

话说,永青侯会做饭这件事,他也是今日才知道。

如不是今日陆炳汇报,只怕是很难知道,反观儿子,好嘛,首接就吃上了。

这可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朱载坖气郁的想着。

随即,他又不禁苦笑自嘲,叹道:“你啊你,你可真行,竟连自己儿子的醋也吃。”

摇了摇头,朱载坖视线再次移向御案上摊开的公文,蹙眉自语道:

“都隆庆五年了,还未做成一件大功绩之事,清丈田亩也好,开放民间与日本国贸易也罢,都不足以浓墨重彩,嗯…,得提一提速了,从哪儿下手才好呢……”

余光瞥见站殿太监进来,朱载坖顺势止住话头,瞧向小太监。

“禀皇上,贵妃求见。”

朱载坖怔了下,旋即点点头:“宣。”

少顷,一个二十出头的美貌妇人盈盈走进来,她皮肤白皙,体态纤瘦却不失丰盈,犹如熟透的葡萄,李氏拂了一礼,“臣妾参见皇上。”

“怎么了?”朱载坖明知故问,一边合上公文,一边挥手示意小太监退下。

小太监一走,李氏顿时松弛许多,少了几分恭敬,多了几分娇嗔:“皇上,臣妾可是好些日子没见翊钧了呢,皇上就让翊均去臣妾那儿住两日吧?”

朱载坖好笑道:“前几日翊均不还在你那儿住过吗?”

“可臣妾……臣妾就是想儿子了嘛。”李氏娇声道,“哪有母亲不想儿子的呀?”

虽然儿子只有五岁,虽然儿子还只是储君,虽然李氏是母亲,可也没有皇帝夫君的许可,她也不能把儿子住进自己的寝宫。

甚至,她都不能随意去东宫看望儿子。

“翊均呢,不在这里吗?”

朱载坖“嗯”了声,板着脸道:“慈母多败儿,翊均现在正是学习成长的年纪,你以后少些溺爱才是。”

李氏一凛,泫然欲泣道:“皇上是在指责臣妾后宫干政吗?”

“呃……瞧你,朕有这样说吗?”

李氏走上前,绕至他身后为其按肩,一边说道:“皇上,翊均才五岁,正在长身体,学业固然重要,可也要劳逸结合才好……”

说着说着,她就不说了,皇帝夫君己然按住了她的胳膊,轻轻捏了起来。

知根知底多年,李氏自然知道接下来的剧情,排斥倒是不排斥,有人想被临幸还没门子呢,可到底是光天化日,小媳妇儿多少有些难为情。

“皇上,这是外殿啊。”李氏小声说。

朱载坖微微一笑:“那就去内殿。”

“……”

……

云停雨歇,朱载坖倚在龙榻上,重又思考起国之大事,李氏对镜梳妆,整理仪容衣装……

“皇上,让翊均去臣妾那儿住两日吧,又不耽误他白天学习。”李氏趁热打铁。

若是平时,朱载坖也就同意了,可现在……

朱载坖叹了口气,道:“翊均不在东宫,别说你想见他,纵是朕,也不是想见就能见的,朕爱莫能助啊。”

李氏动作一顿,问道:“翊均在大高玄殿……在父皇那里?”

她有些泄气,也有些不忿,太上皇也不能不让父母见儿子啊?

可她又不敢表现出来,只好斟酌着问:“臣妾斗胆,皇上是不是惹父皇不高兴了啊?”

朱载坖沉吟了下,说道:“翊均不在大高玄殿,正在接受一个传奇人物的教导,总之,近一段时是见不到他了,不只是你,朕也一样。”

“传奇人物?”李氏怔然,“谁啊?”

顿了下,“臣妾能知道吗?”

朱载坖笑着说:“其实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很多人都知道,你知与不知也没什么影响,嗯…,暂时还是不与你说了。”

听到最后一句,李氏无语至极。

可她也不能如何。

偶尔撒撒娇,使点小性子可以,却不能发脾气,莫说她是贵妃,纵是皇后也不行,她可不是孝宗张皇后那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皇帝夫君虽宠爱,却不是只饮她这一瓢。

李氏只敢把话说到边界之内,讪讪道:“真不能说与臣妾呀?”

“女人知道那么多做什么?”朱载坖端的拔完萝卜就无情,开始说教……

“可是……臣妾想翊均啊。”李氏楚楚可怜的说。

朱载坖正欲再说,便听外殿传来太监的声音:“皇上,奴婢可以进来吗?”

李氏俏脸一红,朱载坖也有些无奈。

“进来吧。”

少顷,年岁较大的太监走进来,看看皇帝,看看贵妃,目光询问。

朱载坖面无表情地点点头。

后者会意,暗暗记下时辰,知趣地又退了出去。

朱载坖舒了口气,忽然笑道:“回去歇着吧,你一向争气,兴许这次又能给朕生个儿子呢。”

李氏却不甚在意这些。

再多的儿子也比不上一个太子,于她而言,没有什么事比与太子的母子情更重要的了。

李氏上前蹲下身子,为皇帝夫君穿鞋,试探着说:“臣妾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嗯。”

“储君学业当然重要,可父子情一样重要啊。”李氏知道单凭‘母亲想儿子’说动不了皇帝夫君,只好退而求其次,以父皇夫君利益为先,继而建立起夫妻共同利益。

“嗯,这话倒也在理……”朱载坖缓缓颔首。

李氏正欲趁热打铁,

却听皇帝夫君又说:“可这是父皇的旨意,朕也不好违背。”

“……这样啊,那确实不该。”李氏有些颓然,只好再求其次,“既然父皇说了,那咱人就不去了,不过,可以让翊均感受到父爱……皇上您说呢?”

朱载坖哑然失笑:“你是怕儿子忘了你这个娘,是吧?”

“哪有啊,臣妾是为了皇上。”李氏讪笑说道。

“好啦好啦,你就是妇人之仁……”朱载坖失笑摇头,“行吧,看这架势天气要转暖了,回头朕让人送去些轻薄点的衣物。”

李氏顿时笑靥如花,“皇上圣明,臣妾也准备些。”

朱载坖“呵”了声,挥挥手道:“去吧去吧。”

“哎,臣妾就不扰皇上办公了。”李氏得偿所愿,盈盈一礼,退了出去。

走出乾清宫,她不禁又患得患失起来,心道:

“也不知皇上说的传奇人物究竟是谁,唉,也不知翊钧啥时候才能回宫,我的儿啊,娘亲可是全指望着你过日子呢……”

~

连家屯儿。

小巷。

朱翊钧一边与几个小伙伴摔泥炮,一边问道:“这个屯子里,有多少跟咱们差不多大的小孩儿啊?”

几个小伙伴茫然摇头。

小东西小脸儿一垮,失望道:“这屯子也不大啊,你们竟然连这个都不知道?”

一个小孩儿说道:“我们不识数啊。”

小家伙儿满脸黑线,不过很快就又振奋起来,问道:“这么说,屯子里的小孩儿,你们基本上都认识了?”

“认识。”几个孩子点点头。

“太好了……”朱翊钧一击掌,继而又有些奇怪,问道,“朝廷广建学塾,京师这边学塾建的格外多,你们怎么不上学塾啊?”

“我们还小,学不会的,现在上学浪费书本浪费钱,爷爷说要我十岁以后再上学塾。”一个孩子一本正经道。

另一孩子道:“我爹也这么说。”

一个胖乎乎的小家伙挠挠头,惊讶道:“不是,你们都上学塾啊?”

朱翊钧讶然道:“你不上?”

“啊,我爹说上学没啥用,不如把地种好来的实惠。”小胖墩儿突然有点难过,“你们都上学塾……到时候我咋办啊?”

几个小家伙非但不安慰,反而嘲笑他,都把小胖墩弄哭了。

不远处,一首袖手旁观的李青突然说道:“不要难过,你也可以上学塾。”

小孩子都怕大人,小胖墩不敢让李青保证什么,只是眼巴巴望向朱翊钧。

“包在我身上了。”小东西豪气干云道,“到时候我资助你上学塾。”

“真的?”

“当然!”

“嗯,你真好。”小胖墩重重点头,顿时就不哭了,抹了抹脸,好奇问朱翊钧,“你现在就上学塾了吧?上学塾好玩不,先生凶不……”

经他这一说,几个孩子都也放下了玩乐心思,满心好奇的望着朱翊钧。

小家伙清了清嗓子,道:“上学塾可不是好玩不好玩的事,它不是玩的,是学东西的,它可以开拓眼界,提高认知……”

小胖墩挠着头说:“上过学塾的就是厉害,我就听不懂你说的啥意思。”

另几个小孩也是一脸茫然,全然不懂什么是开拓眼界,提高认知……

朱翊钧只好道:“就是会让人变聪明。”

这下,小家伙们都听懂了,不由开始憧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