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94章 清空市场残留

“苏阳,早就瞄见你了,鬼鬼祟祟的,跑哪儿去了,一身热烘烘的汗气。”

古丽没顾上转身,手里依旧摆弄着东西,声音却娇滴滴地拐了个弯,像沾了蜜糖的羽毛扫过耳廓。

自打那场喜宴之后,她的风情就像沉在坛底的酒,慢慢透出了醉人的醇香,愈发缠人了。

苏阳没有抽回手,反而顺势贴近。隔着薄薄的夏衣布料,让人想入非非。

古丽身影一颤,朵瞬间红了,连带着白皙的脖颈都蔓延出一片粉霞。

“哎呀,好了嘛。”她转过来半张脸,眨着眼睛:“店里还有顾客呢....跟我去后院。”

“去后院干嘛呀?”苏阳坏笑着明知故问。

“跑一天了,满身汗水的....去冲个澡凉快凉快。”

她说着,身体整个贴过来,不由分说的拉着胳膊就往后院拖,“.....顺便,再给你捏捏肩膀,犒劳犒劳你。”

那架势,哪里是拉人,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劲儿。

现在苏阳才秒懂陈大明的感受,女人结婚后从小白兔秒变大灰狼啊。

....

一个小时后。

屋里混合着缠斗的气息。苏阳只觉一身燥热,索性再次冲了个澡。

随后换了身干净衣裳出来,坐到院中小凳上,捞过一瓶冰镇汽水,仰头灌了大半瓶。

“嗝...”

“舒坦!”

古丽也洗好澡,换了身吊带睡衣,黑色的,带着蕾丝边边,衬得她肩颈如初雪,最惹火的还是那大胆朝前的领口设计,将的身材捧了出来,看得苏阳呼吸一窒。

“古丽,这衣服哪里买的?以前没见你穿过。”

“百货大楼,说是从香港进的,杂志上温碧霞也穿这个,好看嘛?”

苏阳点点头,凑近摸了摸布料,这布料应该是真丝的,很滑。

若隐若现,随着呼吸起伏。

衣服的弧度顺着紧致的腰腹一路向下,山涧般收束,又在再次展开。

下一秒,他没有任何迟疑,再次将她打横抱起。

“啊!”古丽低呼一声,揽住他的脖子。

“走,”他的声音低下去。

“我得好好研究研究这布料......”

.............

第二天早晨。

现在夏季,太阳六七点钟就开始探头了,起床后在院子里伸伸懒腰,古丽穿的立整出来,牛仔裤搭配贴身的短袖,身材玲珑有致。

“东家,饭已经做好了,先吃饭吧。”

阿旺在这里住,有时候也会自己下厨做点饭,手艺还不错,北方菜很是拿手。听阿旺说,他老家是河南的,后来日子活不下去了,就来到了这边。

说起来还算是半个老乡。

吃过饭之后,开门做生意。

古丽带着苏阳去了卡布提那边的店里,苏阳不在的时候,古丽还是习惯住在老家,一个人住新家,还不是有些不习惯。

“达,起的挺早嘛!”

“是的嘛,现在也没什么人,先把门打开,敞亮些嘛。”

苏阳上前,帮忙把门帘子掀开,卷起来,门口点上两盘檀木味的蚊香,闻起来不是那么刺鼻。

“阿塔,你昨天是不是又喝酒了,闻起来还是一股子酒味。”

古丽凑前闻了闻,酒精的味道还没挥发完,估计还没来得及洗脸刷牙。

“是的嘛,你又不在家,大胡子没事就过来找我喝茶,喝茶就喝茶嘛,偏偏来的时候带了一把羊肉串嘛,羊肉配酒,天长地久嘛。”

卡布提笑呵呵的说着,转身往后院走去:“我去洗脸刷牙,你们先把屋子收拾下嘛。”

古丽无奈摇摇头,拿起扫把将地上的羊肉串签子清理干,倒在垃圾桶里。

苏阳则拿着鸡毛掸子,在四周清扫起来,随后听到后院传来卡布提的声音。

“巴郎子,听江老说,你前段时间去文化局要做啥子实验,这个是什么实验嘛?”

苏阳听着语气,江老应该是守住了信用,没有把这事给透露出来,之前特意嘱咐江老这事要保密。

“大事情嘛,不过现在还不能说,难保被人听了去,到时候我可就功亏一篑了,这段时间我可是花了不少钱准备呢!”

卡布提拿着毛巾走过来,故作嗔怪道:

“哎,我说巴郎子,你还搞这么神秘,能有啥大事嘛,连我都不能说了。”

古丽在一旁帮腔:“阿塔,苏阳不说肯定有苏阳的道理嘛,他说有大事情,肯定就是有大事情,你到时候等着瞧就好了嘛。”

“唉你这丫头,才嫁过去几天,就开始胳膊肘往外拐了嘛!”

提起这个,苏阳倒是还有件事想拜托卡布提帮忙,便上前递上了一杯刚泡好的普洱茶。

“达,这事说起来真不小,我正好有件事还想拜托你帮个忙。”

“帮忙?我连事情都不知道,我能帮啥忙嘛,前天就在电话里头,江老还跟我臭显摆呢,说过几天咱们玉石行业内,准有大事发生,我追问了半天,连个毛都没问出来。”

苏阳一愣,也是对江老刮目相看了,他那张嘴,啥时候变得这么靠谱了。

苏阳哈哈笑着,左右看了看门口,没什么人,颇为神秘,卡布提看着更好奇了,这两人到底在搞什么鬼把戏。

“达,我想在玉石协会开个新闻发布会,邀请协会的一些领导,还有文化局里的一些人参加,搞个阵仗出来,你到时候帮我谋划谋划呗?”

新闻发布会?

“巴郎子,莫名其妙的搞新闻发布会做什么嘛,而且还要请这么多的领导,这可不是开玩笑嘛。”

“达,这事你就帮我联系场地就行了,协会里的领导您比我熟,文化局的人我去请,另外还有一些报纸和电视台的采访记者,我也能去请。咋样?”

卡布提看着苏阳,不像是在开玩笑,又看了看自己的宝贝闺女,倒是没有拒绝的理由。

“行嘛行嘛,我去办。”卡布提答应下来,“不过,这日子定在什么时候呢?”

苏阳皱眉思索了一会,这送检到京城已经大半个月了,如果顺利的话,也该出结果了。

“我今天下午去问问,等到下午再给个准确信。”

要想炒热黄口料,单靠发布会还是不够的,需要有行业的大佬站台,这种事情是有利于和田的文化发展的,属于和田本地的独有资源,领导自然是愿意出面的。

前面94于田料问世的时候,就引起过一阵轰动,有香港的商人不远万里来这里求购。

连当时最为火爆的《收藏》和《玉石周刊》杂志都把这料子当做了封面。

台湾藏家陈世英联合香港“永宝斋”斥资包矿,95%顶级料经港台渠道流通,海外高价再回流内地炒作。

最热的时候炒到了五百每克,在95年年底的时候才后知后觉将于田矿给限制开采。后来也仅仅开采了三年,于田料彻底枯竭。

黄口料虽然不如于田料那么短产,但是特级料少之又少,如果能借助富商之手制造玉矿垄断的现象。

那么就能引起和田本地客商的竞争,从此抬高价格。

苏阳过去两天,一直在市场上高调扫货,也是借机埋下种子,等新闻发布会召开后,大家才能后知后觉,有种被人提前垄断的感觉。

也只能放手开抢了。

有热度的料子,价格只会水涨船高。

苏阳跟古丽在店里帮着打扫了一遍卫生,来到后院,角落里找了一个尿素袋子,叠起来往胳膊下一夹,就匆匆出门了。

“古丽,终于不用留我饭了,我晚上回来。”

“知道了。”

古丽摇摇头,已经习惯苏阳的作风了,雷厉风行的,总有办不完的事,而她也不是怨妇类型的女人,也有自己的事业要做。

他先是帮卡布提理了下店里的项目,随后又回到抱石轩开始忙活,理账、招待客人、搬货等等,什么杂活都做。

只要能管理好这个大后方,家里有稳定收入,哪怕苏阳赔了钱也能有落脚的地方。

....

苏阳骑上摩托车,七拐八拐的来到了玉石交易市场。

经过昨天的一通大采购,大家开摊的时候,还在议论着昨天的事。

其中有不少人家里有黄口料,没带过来,今天就给带了过来。

苏阳扫视一圈,发现黄口料又出现了一些。

大家也认出了苏阳,忙摆手打招呼。

“巴郎子,今天又来收黄油条啊?”

“正好昨天没没带过来,我今天带来了,你给掌掌眼。”

“我也从家里带了两块,没有一点裂,我盘了好几年了,绝对的特级料。”

苏阳边听,边朝他们的摊位走去。

那位说有特级料的老头,拿起喷壶喷了几下水,指着那块黄油条,说道:“这料子你看看,能给什么价?”

苏阳低头一扫,一眼绝。

这石头通体青黄色,毫无绺裂,体型也规整,一个端正的正方形。

只是四周有垦凿的痕迹,应该是特意剥去了石皮子,将里面的瓤给扣了出来,能在黄口料身上下这么深的功夫,很少见啊。

既然对方有诚意,苏阳也有诚意。

伸出手比划一个“八”字。

“阿达西,这料子好啊,按市场最高价给你八十,这价格我可是从来没开过张啊!”

那老头看这巴郎子识货,也没讨价还价,直接拍手,“成交。”

称了一下重量。

一共是七公斤八两。

苏阳干脆取个整,直接算八公斤。

爽快的掏出六百四十块钱,递给了老头。

周围的人也是一阵眼热。

一大早刚摆开摊子就收入六百四,真不错。不过眼红没用,能碰上这种特级料子,也是一种缘分。

苏阳将石头放进袋子里,继续游走在摊位之间。现在压根不用苏阳亲自扫货,走到哪里都有人招手。

“巴郎子,来这里看看嘛,我这里也有...”

“来了来了....”

去晚拖鞋袋子走过去,再次将摊位上的料子一扫而空。其余的摊主也是争先恐后,这次他们把库存的黄料子都带出来了,生怕卖不掉了。

“别急别急,都有啊。”

苏阳挨个走过去,一股脑的收下。

只是没有再遇到那种特级料。

苏阳拖着袋子实在是走不动了,只能就地坐了下来,摆摆手,让人家送到跟前来。

“对了巴郎子,你收这么多黄料子干啥啊?”一位摊主疑惑的问道。

苏阳看着大家一脸好奇的打量着自己,拍了拍手,说道:“家里的房子装修,需要一些砖,我瞅着这黄口料颜色正好,不浓不淡,准备让工匠们打出型,铺地砖。”

奢侈!真他娘的奢侈!

比皇帝老子还奢侈!

大家莫名的被喂了一嘴屎,听着这话,不得不说真烧包。

大家也没有丝毫的怀疑,对这种行为深信不疑。

到了中午时分。

苏阳看着差不多了。

便起身准备回去了。

市场门口的一些汉子早就等着他的召唤了,他摆摆手十几个人冲就过来,抓着料子往自己的推车上放。

“哎哎哎,慢着点!”

等大家七手八脚的装好料子,发现五辆小推车都已经满了。

“去昌华路,16号档口找王春生。”

苏阳骑着摩托车跟在他们身上,好在路程不算远,走了半个小时就到了。

跟往常一样,看到苏阳这么大客户,一些人又围了过来,直接伸手指头开始报价了。

三毛两毛的,苏阳也不在乎。

只是手艺不行,比不过王春生。

哪怕再便宜也不敢用。

来到了王春生的档口,伙计出来打开大门,将车子迎进院子里。

王春生穿戴着围裙从屋里出来,里面还有四五位师傅,还在紧锣密鼓的赶工。

他们原先都是跟着王春生学艺的,只是没碰到苏阳之前活不多,养不起那么多人,便就让他们各自找活干了。

如今活多了起来,这些人又被召集过来,重聚在一起。

王春生打包票说他们的手艺绝对没得说,都是好手。

从他们的作品来看,王春生没有说谎。

随后,王春生热情的泡茶递烟,苏阳给几个汉子工钱后,便坐下来休息一会。

王春生从抽屉里取出项目本,给苏阳一一对账,昨天的那些黄口料,加上之前做的几批料子,斤两都记得很清楚,加工费也是一目了然。

苏阳一时半会还不能直接拍板掏钱,毕竟这只是单方面账目,后面抱石轩验收了多少,也需要跟上次兑一次账。

“行嘛,这账目誊抄我一份,回头我去店里让阿旺再核算一遍,要是没问题,我再把钱结了,你看咋样?”

“没问题,这也是应该的嘛。”

王春生誊抄了一会,正好赶到了中午饭点上,便留下来吃了个便饭。

说是便饭,也是颇为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