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5章 张老师的风格很有意思啊!

“后天诗词大会的决赛就开始了?”

“明天傍晚赶过去?这么赶时间的?”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每次主播自己在那发消息发半天就会有这样很劲爆的消息出现。”

“那主播之后是不是就不能直播了?”

“主播要去几天啊?”

“……”

林舟的这一番话让本就不平静的直播间变得更加的不平静。

观众们一时间表现的就好像好奇宝宝一样,问东问西。

满屏的问号!

林舟大概看了一眼,随后笑道:“诗词大会决赛会在接下来一个周就决出胜负,所以我这次会去帝都一个星期左右。”

“不过……”

“直播应该也不会耽误。”

“我倒时候拿着笔记本去帝都,等比赛直播放送结束,我看看如果有时间,就会开直播跟大家聊聊。”

听到林舟这么说,直播间观众们一下子来了劲。

“比赛期间直播?那感情好啊,到时候给我们说说八卦什么的。”

“是啊,主播,到时候你可要多说点在比赛现场里,直播没有播出来的事情啊。”

“主播要是这么有诚意,那我可就得给他点个关注,到时候来看主播直播了。”

“……”

就在直播间跟林舟互动的这期间。

麦岛市,市教体局。

演讲厅。

上百个座位坐无缺席。

而座位上的这些人,都是语文老师,都是来自麦岛市各个小学的语文老师。

今天就是市公开课比赛的日子。

人群之中,张秋英和她的几名同事看着台上正在进行公开课演示的其他学校语文老师,表情略显紧张。

倒不是因为现在正在讲课的这名语文老师而紧张。

而是……

就在刚才,有一所学校的语文老师超常发挥,市教体局的领导给打出了特别高的分数。

加上,经过这几天的不断模拟,虽说对于全新的授课方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但架不住这是第一次在这么公开且认真的场合展现出来。

要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张秋英抽签抽的展示顺序很靠后,所以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轮到她上场。

这期间,她就看着一名名语文老师上台讲课。

别管这些老师讲的是好是坏……

她心里的压力反正是在不断积累的。

“张老师,没事,我们一定可以的。”

“是啊,我们这全新的授课方式一定会让人眼前一亮,成功拿下这次公开课的第一名的。”

“张老师,不要担心,我们就是最棒的。”

“……”

张秋英的同事们看出来了张秋英的压力,纷纷压低了声音,彼此之间相互打气加油。

张秋英也是笑着点了点头,心里有了些许的安慰,而后继续认真看着台上老师的展示。

差不多又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就有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快步轻声的走到了张秋英这边,小声道:“张老师,下面就到你的顺序了,请跟我来后台,做上台准备。”

“好。”

张秋英点头起身。

而她的同事们也是在这个时候适时的再次打气。

“张老师,加油。”

“肯定行的,张老师。”

“……”

张秋英转身对他们攥了攥拳头,以示信心,随后快步跟上了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来到后台。

带上麦克……

准备工作刚做完,就听台上报幕道:“接下来,让我们有请麦岛试验小学的张秋英张老师上台展示。”

“啪啪啪——”

伴随着掌声,张秋英快步上台。

台下市教育局的领导们看着都很和蔼,笑着对张秋英点了点头。

其中坐在c位的领导道:“张秋英老师,你这次公开课讲的是哪篇课文?”

“《蜀道难》。”

“好。”领导点头示意,“那开始吧。”

“好的。”

张秋英调整了一下心态。

毕竟也是参加过好多次公开课演讲的老教师了,无论是心里素质,还是经验上来讲,那都很不一般。

她状态迅速调整完毕。

随后脸上洋溢起了很有亲和力的笑容,朗声开始道:“各位同学,我们这就开始上课了。”

“今天咱们讲的课文就是《蜀道难》。”

“《蜀道难》可以说是李白很经典的一篇佳作,而其创作背景,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所了解。”

“从古至今,对于《蜀道难》的创作背景流传下来的有四种猜测。”

“一种是,这首诗是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川地,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

“第二种是,这首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川地地方军阀挟制。”

“第三种则是,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

“第四种,也是最多人猜测的,就是这首诗就是在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而其实《蜀道难》这首诗,最早收录在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这说明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而且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琯、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前两种的猜测一定是不实的。”

“……”

张秋英在台上讲着。

台下已经传来了嘁嘁喳喳的声音。

“张老师这是在讲什么啊?”

“这讲的跟考试重点没什么关系吧?”

“这是不是有点偏离教学重点了?”

“跑题了吧?”

“……”

台下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哪怕公开课不是讲的《蜀道难》这篇课文,那也是知道《蜀道难》这篇课文的考察重点是什么。

根本就不是张秋英讲的这些。

而不仅仅是台下的这些语文老师们清楚,市教育局的领导们显然更加清楚,考察重点就是他们研究出来的,那能不清楚么?

“这……”

这会儿,评委席上的市教育局领导们眉头微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皆是眉头舒展,挑了挑眉尾,脸上露出了饶有兴趣的表情。

“这张老师讲课……”

“有点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