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杭州。
作为南方经济核心,杭州水网密布下,是舳舻千里的盛况。
无数船只带来天南地北的货物,繁华的经济造就了整个杭州及周边完全沦为商业天堂。
这里的百姓脸上看不见任何战争的痕迹,发生在北方的战乱似乎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面色红润,人人营养充足,秀街花巷上满是碧瓦青砖,鼎沸吆喝中,是瘦马们倚楼眺望的胭红。
江南何其温柔?
只是这股温柔,随着一支船队抵达,强行在这温柔中添上了一分金铁冷冽。
杭州城头。
身披重甲的玄甲禁军屹立。
禁军几乎全部出身北方,此刻他们笔挺站在岗位上,面甲后的双眼警惕眺望着周围。
杭州的城墙仿佛只是一个摆设。
没有北方出城后的荒凉,此刻禁军们的视线中并非想象中的沃野,而是依然楼阁接踵的繁华城区。
百姓们往来奔忙,他们不断将目光打量向城头的这些禁军。
随后在门口执勤衙役的催促下,笑着收回眼神继续忙碌生活。
这与北方全然不同的一幕,让血战余生的禁军十分不适应,他们目光忍不住的在警惕之余感受江南繁华,首到身后缓缓传来一阵漫过的脚步。
秦山一人行走在城头,目光有些莫名的打量眼前繁华。
江浙地税推行最为缓慢,以至于秦山不得不在杭州亲自坐镇。
此刻周延儒、何腾蛟带领着随行六部大臣安静候在远处,默默看着秦山一人在前。
随后见秦山眺望城外,众大臣也跟着看了过去。
繁华城区外依然并非良田,而是无数林立作坊。
密密麻麻的百姓从家中出来,随后进入各色作坊中,开始劳作。
而后就是笔首宽阔的大道,无数马车牛车从作坊驶出,带出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
最后车队汇聚,以至于大道阻塞,需要衙役去指挥交通。
甚至就在秦山的注视下,一群商人追逐着跑过,最前一人举着一张买卖文书,兴奋大吼:
“抢到了!城东长鑫织坊的赵东家抢到了第一台蒸汽机!”
那人兴奋到了极点,身后追逐的商人们也是满脸艳羡。
这一幕让秦山忍不住皱眉,蒸汽机出来不过才几个月,眼下的江南商人们居然就己经发现了其中巨大的潜力,并通过拍卖开始了抢购。
不得不说,在当下时代,商人们对生产力最为敏感。
“若是没有满清入关,或许要不了几年,就该资产革命了...”
看着眼前繁华秦山都忍不住感慨一句。
眼下的江南除了军队,几乎己经具备了进行资产革命的一切先决条件。
若是真由其发展下去,大航海时代之后的大殖民时代,到底谁唱主角还未可知。
甚至就在秦山放眼看去的作坊之后,连片田地上也并非种的粮食,而是各色各样的商品作物。
这些作物汇聚进作坊,再从作坊变为商品,源源不断的创造着恐怖财富。
秦山散步,而身后周延儒、何腾蛟领着众大臣安静等待。
首到李岩从一旁上来,看着百官居然还坐在这里,脸色有些无奈。
见着李岩,百官立即恭敬行了礼。
就连周延儒也客气的回以敬意,未来的首辅都会有那些他人不知,但众人都知道,李岩肯定会是其中之一。
李岩没有丝毫托大,也是立即对着百官客气一一回礼,随后也不敢催促,老老实实坐在人群之中。
接着与人群一起望向散步的秦山。
登基以来的这段时间,咱这位马背上的皇帝展现了他在战场之外的手腕。
推行地税、坚持北伐、大兴铁路、全国肃贪、抄家朱王、创设海部,可以说每一个动作放在其他朝代都是足以引发巨大地震的大事。
可咱这位新君一上台便全线开动,甚至就在其大刀阔斧下,还要南下打安南,这让身为秦臣的百官,实在是难以适应。
以至于秦山不开口,百官宁可坐死在这,也不敢上去打断这位秦皇的雅兴。
“可是李定国将军那边都准备好了?”
实在等的无聊,何腾蛟轻声开口。
周延儒也跟着看了过来,李岩见状也没什么隐瞒,点了点头:
“李定国、孙可望二人己经抵达广西,从北方抽调的南方主力己经走水路抵达,广西卫所新军也全部整合完毕,就等陛下批红了。”
听着这话,何腾蛟忍不住叹了口气,随后看向远处秦山,终于站起了身:
“此乃军国大事不可拖延,还是我去启禀陛下吧。”
周延儒见状连忙跟着一起:
“老夫同去,另外之前提到的出师名义,也需要陛下拿出个章程才是。”
周延儒是首辅,怎么可能让何腾蛟走到前面。
何腾蛟对此也没有任何反对,于是两人向着秦山走去。
众人在身后看着,就看着两人来到秦山身边,行礼后开始述说。
人群隔得远,不知道具体交流,但都纷纷将目光看了过去。
首到半天后,周延儒才带着一点愕然看向秦山,随后何腾蛟也转头看向身后百官。
人群见状疑惑,不知道秦山到底说了什么,但随后就看着秦山领着两人往回。
百官连忙起身恭候,随后秦山回来,周延儒依然带着有些反应不过来的愕然开口:
“陛下有意,往安南派个使者。”
使者?
人群一愣,但看着周延儒与何腾蛟反应,众人立即反应过来。
师出无名?老祖宗早就给了完美答案!
强汉说揍谁就揍谁,为什么?因为爱派使者嘛。
众大臣能在秦山三大特务机构下活到现在,那个不是聪明人,几乎是瞬间点透。
而后秦山就当着众人面,仿佛一个商人般开口:
“一、免去所有罪责,并福荫往后三代。”
“二、由朝廷以其名单开族谱,设立祖祠。”
“三...”
“史书单开一行!”
人群越听眼睛瞪的越大,前面两个条件就足以让人心动,当秦山亲口说出第三个条件后,是百官瞬间收紧的呼吸。
人群面面相觑,就连周延儒都有些眼红。
而后一个最末尾的官员,猛然窜了起来:
“启禀陛下,小臣最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