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骄阳似火。
酷热的暑气如无形的纱帐,将世间万物层层包裹。
我躺在雕花梨木床上,下巴轻轻抵在皓白臂弯里,打了个酣畅淋漓的哈欠,懒洋洋的眯着眸。
屋外,我的丫环春蕊清脆的声音响起,“小姐,您起了吗?京城刚来了信呢!”
“什么?快拿给我看。”我瞬间没了睡意,惺忪的双眸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期待。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打破盛夏清晨的宁静,春蕊莲步轻移,手中稳稳递给我一封信。
接过信件的我,望着信封上刚劲的字迹发了一会呆,沈端写我名字的时候,总带着几份柔情绻意之色。
春蕊带着一抹心领神会的笑意凑到我面前打趣道,“肯定是咱们状元爷寄来的吧!”
我眼中闪过期待,偌大的京城,除了他,还有谁会不远千里寄信而来呢?
我小心翼翼地拆开信件,那一行行刚劲有力又无比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每一个笔画都像是沈端亲手在我心间书写。
“青禾,见信如吾,近来夜不能寐,辗转反侧间,满是卿之笑貌,久别六载,甚是想念,情之所起,山海不能阻,纸短情长,只盼青禾早日入京,结秦晋之好。”
我弯起嘴角,一抹甜蜜的笑意扬上眉梢,一旁的春蕊眼中满是探究之色,笑着追问:“小姐,状元郎在信上说了什么呀!瞧您开心的。”
我将信紧紧贴在胸口,仿佛这样就能将沈端的思念与爱意融入我的心脏。
我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羞涩与喜悦,“他在信中向我求婚了。”
“那小姐岂不是要嫁人了?”春蕊也跟着欢喜起来,眼中满是对我的祝福
我轻轻吁了一口气,心中感慨万千。
我在这个年代已经度过了十六个春秋,还记得当初我一睁眼,就魂穿成了临水县县衙老爷刚诞生的龙凤胎女儿。
初来乍到,我满心疑惑,一度怀疑我同胞兄弟也是穿越者,经过我小心翼翼一番又一番的试探,最终确定,只有我来自另一个世界。
好在我运气不错。
我的父亲是一县之主,加上临水县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是远近闻名的产粮大县,这让我在府中生计无忧,也得以逍遥自在地度过童年。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如今,我这具身体已然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在这个异世,除了大哥苏蓝玉是我最亲密无间的玩伴,便是自幼被父亲收留的门生沈端。
沈端是父亲知已的儿子,由于家境贫寒,生活困苦让他的童年饱经沧桑,他的母亲实在无法养活他,便在府外跪求了一天一夜,苦苦恳求我父亲收他为义子。
我父亲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他绝非池中之物,将来必成大器,于是便答应收养,此后尽心教导,倾囊相授。
我哥苏蓝玉和沈端都是读书天才,每日勤奋刻苦,而我却对读书毫无兴趣,每次坐在书桌前,屁股还没坐热乎,就像一只脱缰的小鹿,溜之大吉。
好在父亲念我是女儿家,秉持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由着我的性子来。
反观我父亲悉心培养的儿子和义子,尤其是沈端,更是勤奋得超乎常人,他心怀壮志,犹如展翅欲飞的雄鹰,渴望将来在朝堂有一番作为。
每日天未亮,书房中便传来他的诵读声,深夜他的房间烛火摇曳,我知道他又在奋笔疾书。
我看在眼里, 也疼在心里, 每日偷偷瞒着我娘开小灶给他送上汤和点心。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勤奋与努力没有被辜负。
沈端十三岁便参与乡试,凭借着过人的才华,一举考取解元之名,十七岁参加会试,他更是技压群雄,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会元,声名远扬,他二十岁那年, 我父亲拿出府中一半的银子给他当盘缠,送他赴京赶考。
那一刻,我看到沈端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我相信他会不负所望,追梦成功。
沈端离开的那天,我满心不舍,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一圈又一圈。
沈端当着我的面跪在我父母面前承诺,他日若高中归来,必娶我为妻,并立誓此生只我一妻,若有辜负,天打雷劈。
我父亲含笑应下,“你高中之日,便是青禾出嫁之时。”
上车之际,趁无人注意,他微微俯身,在我额头落下一吻,那轻轻的一吻,如同春日里的第一缕微风,带着丝丝甜意,在我心间种下了情根。
要知道,我虽然只有十岁,但灵魂却是二十七岁的成性,我等他。
等他带着满身荣耀回来娶我为妻。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整个世界只剩下我们彼此的心跳声。
此后,我们只能靠书信往来,一封封信件,承载着我们的思念和牵挂。
终于,他二十一岁那年,传来了好消息,他一举考中状元,成为大周王朝连冠三元之大才子。
百年难出一人。
沈端他功成名就,不负我父亲所望。
我已年满十六,出落得亭亭玉立,父亲每日也在督促着我哥勤奋进取,盼望着苏家还能再出一位文学大才,毕竟我哥也刚获取会元之名。
“小姐…小姐…”春蕊的呼唤声,悠悠然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
我身姿轻盈的迈出房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告知我父亲,让父亲也一同欢喜。
我来到父亲跟前,绞着手指,略带紧张地注视着我父亲看信的神色。
在这古代,女子十六岁嫁人实属平常,我虽说并非急切于嫁人,可我对沈端的思念早已如野草般疯长,满心盼望着能进京与他见上一面。
我爹看完了信,半天没有表态,我不由暗暗着急了,只得伸出两根手指,轻轻捻住我爹宽大的袖袍,故作娇声道,“爹…你就答应让我进京吧!”
我相信我爹也牵挂着这位得意门生,心底也有将我许配给沈端的打算,可看完信件,他怎么就没个反应呢?
“青禾,不着急入京,等我派人前往打探一番再说吧!”我爹脸色平静道。
可我却无法平静了,不禁鼓起腮帮子,暗自思忖:既然父亲不答应,那我便偷偷进京,见他一面就回来。
我早在内心坚定了想法,这辈子非沈端不嫁。
因为我真
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