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十四章:大道之妙与至大境界的启示

咱们来深入探讨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四章。这一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其中蕴含的哲理却如同深邃的海洋,值得我们反复去探索、去领悟。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这句话描绘了大道的一种状态。“泛”有广泛、周流不息的意思,就好像水一样,能够流向左边,也能够流向右边,无所不在,无所不至。大道就如同这无处不在的水流,它弥漫于整个宇宙之间,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它不是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地方、某一个特定的领域,而是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无论是自然界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还是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活动,都离不开大道的运行。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依靠大道而生存、发展。大道就像是一位默默奉献的母亲,它孕育了万物,却从不推辞这份责任。当万物在它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取得各自的成就时,大道也不会把这些功劳据为已有。这体现了大道的无私和伟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自然给予我们阳光、空气和水,让我们得以生存,但大自然并不会因为这些而向我们索取什么回报。就像太阳日复一日地升起落下,无私地照耀着大地,它不会说因为给了地球光明和温暖,就要地球给予它什么特殊的待遇。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大道如同一件温暖的衣裳,细心地呵护、养育着万物,但它却不把自已当作万物的主宰。从一个角度看,大道没有那种强烈的主观欲望,不刻意去彰显自已,不追求掌控一切,就好像是渺小的。但换一个角度,世间万物最终都要回归到大道之中,而大道依然不把自已当作主宰,这种包容一切、承载一切的特性,又可以称之为“大”。这其中的“小”和“大”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体积或者力量上的大小,而是一种境界和格局的体现。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正是因为大道始终不把自已看作是伟大的、至高无上的,不自我标榜、不自我吹嘘,所以它才能真正成就自已的伟大。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伟大不是靠自我宣扬、自我膨胀得来的,而是在默默的奉献和付出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大道无私与现实意义。从大道的这种无私奉献、不居功自傲的品质中,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许多默默奉献的人,他们就像大道一样,在自已的岗位上辛勤付出,却从不求回报。比如那些在偏远山区支教的老师,他们放弃了城市里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艰苦的地方,用自已的知识和爱心去浇灌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他们教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但他们从来不会把功劳都算在自已头上,也不会要求学生们给自已什么样的特殊待遇。他们的行为就如同大道一样,无私地孕育和滋养着这些孩子的成长。

再比如那些在灾难面前冲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救援人员。当疫情爆发的时候,医护人员不顾自已的生命危险,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拯救更多患者的生命。他们成功治愈了很多病人,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四处宣扬自已的功绩。他们只是觉得这是自已的职责所在,是应该做的事情。这些人就是在践行着大道的精神,他们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无私奉献的伟大力量。

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自我标榜,把功劳都揽在自已身上,那么他往往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比如在一些团队合作的项目中,有些成员总是抢着出风头,把团队取得的成绩都归功于自已,而忽略了其他成员的努力和付出。这样的人也许在短期内能够获得一些表面上的荣耀,但从长远来看,他会失去团队成员的信任和支持,最终也难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境界格局的启示,大道的“小”与“大”所体现的境界和格局,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为了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追求一些眼前的利益,这其实就是一种格局狭小的表现。我们总是把自已的利益看得太重,只关注自已的得失,而忽略了更广阔的世界和更长远的发展。

比如在商业领域,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润,不惜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如偷工减料、虚假宣传等。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一点小利益,却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品牌形象。这样的企业也许在一时能够获得一些经济上的收益,但从长远来看,他们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最终走向衰败。而那些有大格局的企业,会把目光放得更长远,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关注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他们不会只追求短期的利益,而是致力于打造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比如一些科技企业,他们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他们虽然在研发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挫折,前期也不一定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但他们的这种大格局最终会让他们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我们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已的境界和格局。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自已的小圈子,只关注自已的喜怒哀乐。我们要学会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当我们能够放下自已的小我,去关注更广大的世界时,我们会发现自已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成就伟大的正确方式“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句话,更是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成就伟大的正确道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渴望成功,渴望成为伟大的人物。但他们往往采用了错误的方式,通过自我吹嘘、炒作等手段来提高自已的知名度。然而,这种靠外在包装得来的“伟大”是虚幻的,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真正的伟大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和付出,通过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而获得的。比如袁隆平院士,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从来没有自我标榜自已有多么伟大,而是一直默默地在田间地头进行研究和实验。他的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尊重,他成为了真正伟大的人物。他的伟大不是靠自我宣扬得来的,而是在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大道的这种品质,在自已的生活和工作中,脚踏实地,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为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已的力量。不要总是想着去炫耀自已、突出自已,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更好地服务他人、如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上。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也在不断地向伟大靠近。

对人生态度的影响,这一章的内容还对我们的人生态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让我们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保持一种低调、谦逊的态度。无论我们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应该骄傲自满,而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自已的不足。因为一旦我们陷入骄傲自满的情绪中,我们就会停止前进的脚步,甚至会走向失败。

同时,它也让我们学会感恩。我们要感恩大道给予我们的一切,感恩大自然的馈赠,感恩身边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发展。当我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面对生活时,我们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也会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四章通过对大道的描述,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无私奉献、境界高远、低调谦逊的精神。大道的这种品质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大道的精神,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不断提升自已的境界和格局,用正确的方式去追求伟大。同时,我们要保持低调、谦逊的人生态度,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面对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让我们一起用心去领悟大道的智慧,将这些智慧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