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84章 办公室行政管理

“厨工活我能干,你可千万别为了照顾我,给我安排轻松的活。”

“我己经不是贵妇人了。”

娄母很固执的道。

“伯母,我真没有特意照顾你,都是根据每个人的才能匹配相应的工作岗位。”

“你干活心细,厨工灶台是力气活,不适合你。”

“去检查质量属于专业对口。”

陈知行笑着解释。

“我也没干过检查质量的活,不知道行不行啊。”

娄母有些不好意思。

“我们公司有负责质量检查培训的专人,你跟着学两天,上线检查慢慢就会了。”

“这样吧,等会我们一起开完会,娄伯你带着伯母去线上转一转。”

陈知行说道。

娄半城自无不可。

早会的时候,陈知行跟弘华公司管理层介绍了新加入的新人。

“以后娄晓娥同志是我们公司办公室行政管理,蔡春华同志是我们公司的质量检查员。”

“大家鼓掌欢迎。”

陈知行率先鼓掌。

众人纷纷鼓掌。

早会之后,娄半城带着媳妇去线上。

娄晓娥留在办公室。

她有自己专属的办公桌,就在陈知行前面。

陈知行都能闻得到她身上的淡淡香味。

娄晓娥回头瞟了陈知行一眼,看到后者在忙,扭过头整理自己的工作材料。

担任办公室行政管理,娄晓娥有很多自己的工作。

例如工厂每天的采购明细表,工人上班时间等等。

采购明细又包括工厂厨房,办公用品,设备备件,生产相关物资等一系列支出。

工人上班时间涉及到工人每月工资,更是重要。

这些数据每天统计,明明白白,一旦过了几天,想要理清楚就不容易了。

娄晓娥工作一早上,理清了数据,又回头看了陈知行一眼。

正巧陈知行也在看着她。

娄晓娥赶紧偏过头,脸上露出两团红霞。

中午吃饭了,办公室人员有一个小时休息时间。

“晓娥姐,公司还没采购折叠床,要不我俩一块出去买几件回来。”

陈知行问道。

“行啊,我知道哪里有卖的。”

娄晓娥点头。

两人一同出门。

路上,娄晓娥和陈知行拉着家常,询问陈知行这几年情况怎么样,生活,工作之类的。

陈知行一一回答,也问问娄晓娥的情况。

两人之间的生疏感消散了很多。

“你之前答应我的事,还算数吗?”

娄晓娥忽然道。

“啊,我之前答应你很多事,晓娥姐你说的是哪个?”

陈知行愣了一下,装傻。

“就,就是那个事啊。”

娄晓娥更加不好意思了。

之前是陈知行想要,她不好意思给,离婚之后是她要给,陈知行没要。

一晃她现在三十五岁了,要是再不要孩子,过两年想要都没有机会。

怎能不急。

“我答应的事,自然是算数的。”

陈知行也不藏着掖着。

“那你准备啥时候兑现?”

娄晓娥低着头问道。

“什么时候都可以兑现。”

陈知行道。

娄晓娥举起手,找了一辆出租车。

她先上车,递给陈知行一个眼神。

陈知行跟着上车。

娄晓娥让出租车前往港岛湾仔区。

陈知行心里顿时明白,娄晓娥要干什么了。

趁热打铁,让他兑现承诺。

两人来到卖报的店铺,娄晓娥打开门。

陈知行进入之后,关上大门。

娄晓娥爬上二楼阁楼,陈知行跟上。

两人相顾无言,什么都不用说,紧紧联在一起。

一个半小时后,陈知行和娄晓娥出门,打了个车又回到油麻地,买了十件折叠床之后回来公司。

折叠床老板骑着三轮车,送货上门。

下午,程豹进入办公室。

“哟,买了这么多折叠床,谁买的啊,这么有心。”

程豹看到折叠床,惊呼一声。

“晓娥姐买的,她说中午午休时间,大家伙躺着休息一会更舒服。”

陈知行说道。

“晓娥姐真是人美心善,别说,你下午气色比早上好多了。”

“早上你脸色有点偏白,现在看着气血充盈啊。”

程豹大声称赞。

娄晓娥脸色红红的,没有吭声。

“豹哥,到了港城,你说话这块进步的很快嘛。”

陈知行笑着道。

“呵呵,都是跟着陈队你学的。”

“我现在连粤语都能讲几句了,你听听啊。”

程豹果然说了几句粤语。

陈知行听的一脸蛋疼,纠正了一番。

他都后悔没有开设一个粤语学习班,让程豹这些人自行学习,那发音叫一个歪。

第三天下班之后的会议上。

程豹拿出了一个一次性饭盒,以及配套的塑料勺子,递给陈知行看。

陈知行握在手里,捏了捏饭盒,打开盖子,又合上盖子三次,没有出现撕裂的情况。

他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能够达到三次打开,闭合不碎裂,一次性饭盒质量就算是合格。

在实际使用中,绝大部分情况,一次性饭盒盖上盖子,打开盖子,只有一次。

“陈总,这是我们确定最省成本的样板,壁厚只有0.2毫米,配套的勺子稍微厚一点,0.4毫米。”

“一套完整的餐具大概需要23g,扣除8%的材料损耗,一吨塑料粒子,可以打出西万套一次性餐具出来。”

负责生产的李辉介绍。

“按一套餐具两毛钱销售价,核算一下成本。”

陈知行问道。

“陈队,18个工人,平均月大概在七十块钱,技术人员六个,平均工资一百块钱,管理人员九个,平均工资两百块钱,厂租一个月西千块钱,伙食费一个月一千八。”

“固定开支是九千西百六十块钱,水电费以及办公支出另算,工厂运营成本差不多在一万一左右。”

“一吨塑料我们的采购价是600块钱,打出西万个一次性餐具,营收8千块钱,净赚七千西百块钱。”

“保本线大概在消耗一吨半塑料粒子,做出六万套一次性餐具这里。”

向家全计算了一下,报出一个数字。

“如果一个月销售西十万套一次性餐具,我们利润能达到多少。”

陈知行继续问。

向家全连忙低头计算。

其他人则你看我我看你,一个月销量西十万套一次性餐具,真的能卖这么多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