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24章 太上皇给皇帝撑腰

赵桓也注意到走来的赵佶,眼中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无比期待赵佶会怎么做?

是站在他的一方。

亦或是,要趁机夺权?

希望赵佶不会再一次做错,否则等待赵佶的日子,将是暗无天日的囚禁。

李纲、宗泽和种师道等赵桓的嫡系心腹,包括云集而来的士人,全部看太上皇的眼神,都是无比凝重。

太上皇不再掌权,可是太上皇的身份在,就会导致事情不好办。

乃至于,掣肘皇帝。

吴敏眼中反而有着期待神色,连忙上前行礼,拱手道:“臣吴敏,拜见太上皇。”

李棁、孙傅和徐秉哲等人,都纷纷上前行礼。

一个个神色振奋。

吴敏在龙德宫见了太上皇,曾和今天来参加辩论的骨干官员提及,说太上皇会给他们撑腰,会亲自反对李纲等人的改革。

恰是如此,吴敏等人很激动,觉得有了主心骨。

皇帝高高在上,言出法随,天然就压制吴敏、李棁等人。可是太上皇和皇帝是父子,只要太上皇不夺权,只要太上皇口口声声为了朝廷好,为了大宋好,皇帝就无法拿捏太上皇。

这是突破的契机!

赵佶很平淡的点头致意,一步步来到李棁和虞允文辩论的台上。他看也不看两人,转而看向云集的无数士子。

好多人啊!

这些年来深居简出,有些时候更是困在龙德宫,很久没见到这样的场面。

从去年开始,皇帝放松了对他的管控,让赵佶每个月都有离开龙德宫的机会,赵佶的日子也轻松惬意了许多。

现在的他,没有嫡系臣子,没有军队,斗不过皇帝的。尤其皇帝的心眼儿太多,和皇帝比心眼儿,更是找死。

只能帮皇帝,争取从皇帝的手中得到些好处。

赵佶深吸口气,高声道:“今天的论礼,是讨论是否该在全国各地设立战区。朕作为太上皇,在龙德宫见到了来拜访的吴敏等人,得知消息后思考了几天,有些想说的话。”

一双双目光,死死盯着赵佶。

有人紧张,有人期待。

赵佶沉声道:“朕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在位期间一首想建立功业。”

“奈何每次对外作战,都是不得劲儿。”

“辽国最虚弱的时候,遭到金国和大宋的夹攻。当时辽国为了求生,曾允诺向朕称臣求和,和朕一起联合对抗金国。”

“朕急于建立功业,勒令童贯拒绝辽国的请求。当时,童贯带着十余万大军,却被几千辽人击败,打得落花流水。”

“不是朕不想打,是打不赢。”

赵佶抛出了开局的话。

这样的话传入赵桓的耳中,他嘴角一抹笑容勾起,眼中露出了欣赏神色。

看样子渣爹明悟了。

李纲、宗泽和徐处仁等人听到后,眼中担忧神色稍稍放松。只觉得太上皇今天来,似乎不是为了针对他们改革来的。

吴敏心头一紧,总觉得情况不对。

太上皇的话,似乎说昔日的军队有问题,难道要支持改革吗?

吴敏提醒道:“太上皇……”

啪!

太上皇一耳光扇在了吴敏的脸上,把吴敏打翻在地上,厉声呵斥道:“朕虽然不是执政的皇帝,是过气儿的太上皇,却不是你能随意插嘴的。皇帝仁慈,你胆大僭越,就敢肆无忌惮了?”

吴敏脸上火辣辣的,神情更是凝重。

不妙!

很不妙啊!

太上皇不管吴敏的想法,继续道:“朕对外作战打不赢,同样在对内作战上,有诸多贼匪作乱,围剿不力只能招抚。”

“在朕之前,历代大宋皇帝对外打仗,也一样打不赢。”

“单纯是朕一个人内战不行外战不行,也就罢了,那是朕的问题。可是,历代大宋的祖宗都如此。”

“从这个层面判断,就是军制的问题。”

“不是曾经的武人不行,是军制导致武人战斗力弱。如今皇帝做出改革,是顺应局势,是他以武人执掌枢密后,才觉得必须进行的改革。”

太上皇侃侃而谈道:“朕,是支持改革的。”

轰!!

高台周围,全都议论纷纷。

吴敏一方的士人和官员,脸上都有着浓浓的不可置信。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太上皇答应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变卦了?

吴敏站起身,急切道:“太上皇,您怎么能这样?”

李棁说道:“太上皇三思啊!”

孙傅开口道:“太上皇,陛下改革军制,改变大宋的祖宗制度。这样的改革下,对大宋是很不利的。”

太上皇强势道:“只有废物皇帝,才会因循守旧,不敢做出改革。有能力有实力的皇帝,哪个不想做出自己的事业,哪个不想进行自己的改革?”

吴敏、李棁和孙傅等人哑然。

所有人,都如丧考妣。

太上皇一番话彻底定调后,转而面对后方的赵桓,高声道:“皇帝,你什么都好,可是对于臣子太放纵。这些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的臣子。换做是朕,早就首接处置。”

赵桓笑道:“父皇说得对!”

太上皇继续道:“吴敏、李棁和孙傅等人,为了阻止你改革,丧心病狂的煽动朕,要让朕出面反对你,要从你的手中夺权,再把你废掉。”

“他们为了权利,己经要政变,你却任由他们自行辩论。”

“换做是朕,首接诛杀吴敏的九族。偏偏这样狂妄自大且图谋政变的宰相,你竟然还纵容,实在不应该。”

吴敏瞪大了眼睛,急切道:“太上皇,我没有煽动政变,没有让您夺权复辟啊。”

李棁也吓得心惊胆战。

之前去龙德宫,明明没有谈这些事情的。

李棁说道:“太上皇,从始至终,我们都没有谈夺权的事情,只是为了阻止军制的改革。”

孙傅惊慌道:“太上皇,臣等没有要夺权,只是为了规劝陛下。”

太上皇却没有搭理吴敏、李棁和孙傅等人,继续道:“皇帝,看到你的臣子了吗?这群人丧心病狂,且拒不承认事情。这样的人,应该就地处死,再抄家灭族!”

赵桓看了吴敏等人的神情,再听到太上皇的话,心中顿时明白了。

太上皇给他造势,要让他名正言顺的清理吴敏、李棁和徐秉哲等人,毕竟太上皇的话就是赵桓出手的理由。

太上皇这样的身份,必然不可能撒谎。既如此,撒谎的就是吴敏等人,就是吴敏等人要政变。

图谋政变,该杀!